SARS病毒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作者:峽江 文清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3-05-15

SARS病毒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日前,新的研究報告顯示,SARS病毒是一種嶄新的冠狀病毒,而非某種已知冠狀病毒的近期變種。SARS病毒基因組研究表明在不同國家發生的SARS病毒沒有顯著的變異。SARS病毒在病人的糞便和尿中可存活數天。

  SARS病毒並非已知冠狀病毒的變異株

  由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組成的兩個研究組5月1日在Science(www.sciencexpress.org)上發表論文,對SARS病毒基因組測序第一次揭示了該病毒的分子學特征,並明確證實該病毒有冠狀病毒的典型特征,同時該病毒還有別於以往經過測序的所有冠狀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相比,未發現編碼rep、S、E、M或N蛋白的基因發生任何明顯的主要基因重排或出現任何大範圍插入或缺失的情況。與一些其他的冠狀病毒一樣,SARS病毒有多個處於S和E基因之間以及處於M和N基因之間的小型非結構ORFs。SARS病毒是一種在物種進化方麵與其他已明確特征之冠狀病毒明顯不同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不能提供明顯的線索來確定這種病原體是否可能來自動物。另外,SARS病毒的基因組有多個可能具有生物學意義的獨一無二特征。S蛋白的短錨、小ORFs的特殊數量和部位以及隻有一個拷貝的PLPpro,綜合這些遺傳學特征,可以很容易地將這種病毒與既往報告過的冠狀病毒區分。

  SARS病毒較為穩定

  5月9日在線出版的Lancet發表一篇文章,介紹對采自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越南、北京和廣州的9例SARS病人標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結果。SARS的病原已經確定為新的冠狀病毒。各種分離的病毒的基因組測序分析提示這種新的病毒可能有不同株,而且對變異株的分析將幫助開發有效的疫苗。

  研究人員對新加坡的首發病例、3例一級接觸者、1例二級接觸者分離的病毒株進行病毒全基因組測序。這些測序結果與加拿大、香港、河內、廣州和北京分離的SARS病毒測序結果作對比。結果提示,在14個分離株中, 129處有序列變異,16處為再次序列變異。在4個位點的常見變異序列確定為2個不同的SARS病毒基因型。一種基因型與源發於香港M飯店的感染相關;另一基因型與香港、廣州和北京感染相關,而與香港M飯店無關。此外,其他常見變異進一步區別開分離株的地理來源,特別是新加坡和北京。

  目前SARS雖然暴發流行,但遺傳學標記正顯示出全球分離的SARS病毒株的區分可根據接觸史和地理分布。這些標記可用於跟蹤感染來源。另外,常見的變異序列與在該病毒的刺突 蛋白S1區非保守的氨基酸變化相關,這提示免疫學壓力可能開始影響人群中SARS病毒的進化。

  SARS病毒存活時間比以往估計的長

  5月4日WHO報告,香港、日本和德國的實驗室網絡完成的研究確定,SARS病毒在幹燥的塑料表麵存活時間達48小時。科學家們還測試了病毒在糞便中的存活時間。在香港實驗室完成的研究表明,病毒在糞便內至少可存活2天,在尿液內至少可存活24小時。香港另一實驗室研究發現,患有腹瀉的病人糞便中病毒因其pH值比正常糞便pH高,病毒可存活4天。這就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在腹瀉病人糞便汙染的物體表麵,病毒或許可以存活長達4天。然而,需要多少病毒量才能引起感染尚不清楚。需作做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糞-口傳播作用的確切結論。

  新的研究結果強調了在醫院內處理SARS病人時需要經常洗手,適當的清潔以及很好的消毒控製。飛沫的傳播仍然是最重要的傳播方式。對SARS病區的每個人來說,良好的個人衛生,包括經常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對那些密切接觸很可能病例的人員尤為如此。

  隨糞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尿液可排出SARS病毒已得到確定。3月下旬在香港淘大花園居民中突然同時聚集發生了320多病例。那次暴發提出了環境傳染源的可能性。隨後的調查提示下水道受汙染可能起作用。淘大花園SARS病例約有66%出現腹瀉症狀,而其他暴發病例中是2%~7%的病例出現腹瀉。但大多數的SARS病例的傳播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經咳嗽與打噴嚏時產生的傳染性飛沫而引起感染的。

  SARS病毒載量第10天達到峰值

  5月9日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Lancet上發表了對淘大花園社區暴發SARS冠狀病毒肺炎臨床進展和病毒載量測定的前瞻性研究報告。他們對75例病人按照標準聯合治療方案進行了為期3周的臨床、血清學、放射學以及微生物學的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14例病人(4例ARDS)鼻咽吸出物定量RT-PCR分析顯示第10天病毒載量達到峰值,第15天降低到低於入院水平。在14天65/67例病人在糞便中發現SARS病毒。平均血清轉化時間是20天。 一致的臨床進展、放射學滲出改變、倒“V”型的病毒載量提示第二周病情惡化變化與病毒不受控製的複製無關,但可能和免疫病理性損害有關。研究人員稱,對絕大多數SARS病人,對呼吸道和糞便標本的SARS病毒進行RT-PCR檢測,與血清學分析相結合,可幫助確定SARS診斷。

  SARS病毒是把雙刃劍

  這些報告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沒有直接接觸過患者而受到感染。 也說明隔離等控製SARS蔓延的措施是有效的,而且意味著受SARS患者汙染的物品傳播病毒內的危害比原先估計的高。病毒變異不大說明病毒適應了與人類共存的環境。科學家認為,它如同雙刃劍,壞的一麵,我們不能期望病毒會因為變異導致毒性減弱而降低病死率,但是好的一麵是將不用擔心科學家開發的疫苗因病毒快速變異而失去效用。  

關鍵字:SARS病毒研究進展,序列變異,病毒載量,主要基因,N蛋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