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並發肝損害的相關因素分析

作者:耿一博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3-02-05

  近日,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感染一科張東蘭、王淑香、張誌剛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並發肝損害的相關因素,為IM並發肝損害發生的防治提供參考。研究指出,病情(累及器官≥2個)、CD8+高為IM並發肝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而CD4+高、CD4+/CD8+高為IM並發肝損害的保護因素,因此在臨床工作中,積極抗病毒治療的同時,可以使用免疫調節劑等對上述因素進行必要的幹預。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35卷第31期《中國醫師進修雜誌》上。

  共納入175例IM兒童患者,按照其是否發生肝損害分為兩組,其中85例並發肝損害為病例組,90例未並發肝損害為對照組,應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單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兩組間年齡≥6歲、男性、病程、病情(累及器官≥2個)、發熱時間、最高體溫、白細胞(WBC)、C反應蛋白(CRP)、CD4+、CD8+、CD4+/CD8+、EB病毒-衣殼抗原EBV-CA-IgM抗體陽性及紅細胞沉降率增快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年齡≥6歲、男性、病程、病情(累及器官≥2個)、發熱時間、最高體溫、WBC、CRP、CD8+、抗EBV-CA-IgM抗體陽性及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與IM並發肝損害呈正相關,而CD4+、CD4+/CD8+與IM並發肝損害呈負相關。進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病情(累及器官≥2個)、CD8+高為IM並發肝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而CD4+高、CD4+/CD8+高為IM並發肝損害的保護因素(P<0.05)。

關鍵字: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危險因素,Logistic模型,肝損害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