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對於10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症患者,從COVID-19中康複的患者血液中提取的單劑量抗體似乎可以挽救生命、縮短症狀持續時間、提高氧含量並加速病毒清除。
這些初步的發現來自於近日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試點研究"。這項研究在我國三家醫院進行,科學家們從康複病人(也被稱為恢複期血漿)體內中提取免疫抗體,並將其應用於與嚴重的COVID-19病例作鬥爭的病人。
但是它的發現提供了一種希望,一種有著悠久曆史和簡單前提的治療方法可以成為治療COVID-19呼吸困難患者的強有力的方法。在20世紀早期,醫生將從小兒麻痹症、麻疹、腮腺炎和流感中康複的患者血液中攜帶的抗體轉移到那些仍然受到感染的患者身上。醫生觀察到,有了以前感染者對病毒的免疫記憶,接受恢複期血漿治療的患者似乎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恢複得更快、更徹底。
美國FDA於3月24日批準將這種療法作為臨床試驗的實驗性療法,並將其用於沒有其他選擇的危重病人,因為疫苗至少還需要一年才能研製出來,而COVID-19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
新的試點研究表明,這種療法不會令人失望。其中一名患者,46歲,患有高血壓,出現在醫院時伴有發燒、咳嗽、呼吸短促和胸痛,他依靠呼吸機將氧氣輸入肺部,但他的血氧水平隻有可憐的86%。(正常讀數為95%至100%。)
在症狀出現11天後,他接受了所謂的恢複期血漿輸注。第12天,他的血液檢測結果顯示他不再感染SARS-CoV-2病毒。他體內的炎症水平急劇下降。他的血氧水平已經上升到90%。第二天,他停止了已經使用了三天的機械通氣。
除了肺部,病人的免疫係統和肝功能在他病情最嚴重的時候都處於危險之中,在他接受血漿抗體注射的四天後,它們都穩定地恢複了正常。
一位49歲的婦女沒有任何潛在的疾病,COVID-19感染迅速發展為呼吸急促,導致她住院。在症狀出現後的第七天,她的胸部x光片顯示出磨砂玻璃的典型不透明狀態,這表明她的體液或蛋白質積聚--浸潤--分散在兩個肺裏。在症狀出現後的第10天,她接受了恢複期血漿的注射。到第12天,她已經清除了體內的病毒,她的胸部x光片也明顯地清除了病毒。
一名兩肺"大量浸潤"的50歲男性患者,在首次出現症狀25天後,肺部病毒逐漸被清除,感染檢測呈陰性。
在所有10名患者中,促使他們尋求緊急護理的症狀要麼消失了,要麼在接受來自康複供者的抗體輸血後的1至3天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機械呼吸機的幫助下,三名患者中的兩名已經能夠降壓將氧氣輸送到鼻子裏。
10名患者無一死亡,隻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一位患者臉上出現了紅色瘀傷。
這項研究的目的不是讓沒有恢複期血漿的患者作為對照組。但是,作者確實從在同一家醫院接受治療的10名COVID-19患者中隨機選擇了一個對照組,並將其與10名年齡、性別和疾病嚴重程度相匹配。
兩組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情況基本相同。但在接下來的幾周裏,他們的病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發展。在對照組中,3人死亡,6人病情穩定,1人在研究期間病情有所好轉。
在接受恢複期血漿治療的患者中,有3人出院,其餘7人被評為"大有好轉",可以出院了。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寫道:"這項關於[恢複期血漿]治療的初步研究顯示,在治療嚴重的COVID-19患者方麵具有潛在的治療效果和低風險。一劑含有高濃度中和抗體的[恢複期血漿]可以迅速降低病毒載量,並有助於改善臨床結果。"
該研究由中國國家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國家聯合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等機構領導進行,研究人員表示,隻有更大更詳細的研究才會澄清這種恢複期血漿產生最有效的治療效果的劑量,並在理想的情況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