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香港大學的三名研究人員通過數學建模,估算截至2020年1月25日,中國武漢市可能有多達75800個人感染了2019-nCoV冠狀病毒。鑒於這一數字遠大於官方公布的數字,小編初看之下不免為之側目。小編總覺得這個時候發表這樣的預測數字,難免有引起社會恐慌和吃人血饅頭之意。但是鑒於數學建模要考慮很多因素,要做出很多假設,很難全麵概括現實中的眾多影響因素,因此估算結果往往與實際相差甚遠。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裏。其實除了考慮病毒傳播能力、潛伏期、傳播途徑和人口遷移以及公共交通之外,還應多考慮心理、社會和政治等眾多因素,更應考慮到我國政府強力地采取眾多疫情防治措施,以及我國政府強大的動員能力和資源調配能力,新增病例增長率應當會盡快下滑,基於此,小編總覺得這個估算數字有嘩眾取寵之嫌。姑且讓這項模型研究作為一項參考吧,讓我們看看我國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到底估算得有多準,還是到頭來淪為笑料。若估算結果嚴重失衡,國際知名的期刊Lancet不怕自己的招牌被砸嗎?
不管如何,祝偉大的祖國早日戰勝疫情。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小編相信戰勝疫情後的祖國會更加璀璨奪目。以下為這項模型研究的正文。
在一項新的模型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估算截至2020年1月25日,中國武漢市可能有多達75800個人感染了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他們提醒道,鑒於對疑似病例(suspected case)、極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和確診病例(confirmed case)以及密切接觸者(close contact)的記錄沒有一個可靠和詳細的時間表,2019-nCoV疫情的真實規模及其大流行潛力仍不清楚。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月31日在線發表在Lancet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outbreak originating in Wuha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
論文通訊作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Gabriel Leung)教授強調道,“並非每個感染2019-nCoV的人都需要或尋求醫療救助。在一種全新病毒迅速蔓延的緊急需求期間,特別是在係統容量不堪重負的情況下,一些感染者在官方登記中可能未被統計。”
他解釋道,“我們對武漢市2019-nCoV感染的模型估算值與武漢確診病例的實際數量之間明顯存在差異,這可能還歸因於其他一些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感染、症狀發作和感染者就醫之間的時間延遲,通過實驗室測試確認病例所需的時間,這都可能影響總體記錄和病例報告。”
這種新的估算還提示著中國多個主要城市可能已經從武漢引入了數十例2019-nCoV感染病例,病例數量足以引發局部疫情。
這些早期的估算結果強調,可能需要采取迅速和立即大規模的公共衛生控製措施,以預防武漢以外地區發生大規模流行病。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如果可以降低2019-nCoV的傳播能力,那麼就可以降低中國所有城市的局部流行病的增長率和規模。
論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Joseph Wu教授說,“如果2019-nCoV的傳播能力在全國範圍內和一段時間內是相類似的,那麼流行病可能已在中國多個主要城市中蔓延,但與武漢疫情相比要滯後一到兩周。鑒於無症狀病例的大量傳播,與中國有著緊密交通聯係的海外大城市也有可能成為疫情爆發的中心,除非立即在人口和個人層麵實施大規模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
根據梁卓偉教授的說法,“根據我們的估算,我們強烈敦促世界各地的當局,特別是在與武漢和中國其他主要城市有緊密聯係的城市,應當為快速部署做好防備計劃和緩解措施,包括確保供應測試試劑、藥品、個人防護設備、醫院用品和最重要的人力資源。”
在這項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通過數學建模,基於官方報告的2019-nCoV病例數據以及國內和國際旅行(即火車,飛機,公路)數據估算了這次疫情的規模。他們認為,2019-nCoV的序列間隔估算值(serial interval estimate, 指的是感染者感染他人所需的時間)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相同。他們還模擬了2019-nCoV在中國和國際上的未來潛在傳播,並且考慮了2020年1月實施的各種公共衛生幹預措施的潛在影響,包括使用口罩和增強個人衛生,以及1月23日在武漢引入的隔離措施。
這些研究人員估算,在武漢疫情爆發的早期階段(從2019年12月1日到2020年1月25日),每個感染2019-nCoV的人平均可能感染多達2~3個其他人,並且這種疫情的規模每6.4天翻了一番;在此期間,武漢市多達75815人可能被感染。
此外,據估計,截至1月25日,2019-nCoV感染病例可能已從武漢傳播到了其他多個中國主要城市,包括廣州(111例)、北京(113例)、上海(98例)和深圳(80例)。這些城市加在一起占了中國所有出境國際航空旅行的一半以上。
雖然這些估算結果表明武漢的隔離措施可能沒有達到阻止這次疫情的預期效果,但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如果通過擴大控製力度在全國所有城市中將2019-nCoV的傳播率降低25%,那麼局部疫情的增長率和規模將會極大地下降。此外,傳播率降低50%可能會將當前的2019-nCoV疫情從迅速擴大的疾病轉移到緩慢增長的疾病。
論文共同作者、香港大學的Kathy Leung博士說,“如果立即考慮采取大量甚至嚴厲的措施限製所有受影響地區的人口流動,那麼就有可能減少局部傳播並遏製局部的疫情。確切地說,應該做什麼以及應該做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地製宜的,沒有適用於所有情況的一刀切的規範性幹預措施。最重要的是,通過取消集體聚會、關閉學校並實行在家工作安排來大幅度減少人群內接觸的策略,可能能夠遏製感染的蔓延,這樣第一批輸入性病例,甚至是早期的局部傳播,都不會在武漢以外的地區導致大規模的疫情。”
這些研究人員指出了他們的這項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他們估算的準確性取決於他們對武漢人畜共患病感染源的假設。他們還著重指出,這些模型假設旅行行為不受疾病狀況的影響,並且所有感染最終都具有症狀---因此較溫和的病例可能未被發現,這可能低估了這次疫情的規模。最後,他們指出,他們的疫情預測是基於2019年的城市間流動數據,可能無法反映2020年的流動模式,尤其是考慮到2019-nCoV帶來的健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