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有前景的候選藥物可以在多個階段阻止瘧原蟲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19-09-26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美國、英國、瑞士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起初用於治療皮膚病牛皮癬的分子進行重新設計,有望開發出一種抵抗瘧疾的有效新藥。他們對一類稱為泛酸酰胺(pantothenamides)的分子進行修飾以提高它們在人體中的穩定性。這類新的化合物阻止瘧原蟲在受感染的人體中複製和傳播給蚊子,並且有效地抵抗對目前可用的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瘧原蟲。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9月18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timalarial pantothenamide metabolites target acetyl–coenzyme A biosynthesis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瘧疾是一個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每年約有2.16億病例和40萬人死亡。這種疾病最致命的形式是由惡性瘧原蟲引起的,這種瘧原蟲是從被感染的按蚊的叮咬傳播給人類的。由於許多瘧原蟲寄生蟲已經對用來抵抗它們的最常見藥物產生了抗藥性,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新治療方案。

論文共同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授、化學教授Manuel Llinás說,“我們很早就知道泛酸酰胺極其有效地抵抗瘧原蟲,但是它們在生物體液中變得不穩定,這是因為在它們發揮作用之前,酶會切割它們。在荷蘭TropIQ健康科學的KoenDechering和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的JoostSchalkwijk的領導下,我們的合作團隊發現改變泛酸酰胺分子中的化學鍵可以阻止這種切割,從而使得它們可以用作一類新的抗瘧藥。”

該合作團隊發現,經過修飾的泛酸酰胺分子不僅在瘧原蟲在血液中的無性繁殖階段幹擾它們的發育,而且還阻止了瘧原蟲的有性形式從人類血液傳播到蚊子。

Llinás說:“通過阻止瘧原蟲從受感染的人到蚊子的傳播,這些泛酸酰胺可以減少蚊子傳染給他人的機會。目前廣泛接受的是,下一代抗瘧藥必須在多個階段靶向瘧原蟲,以便治愈感染者所患的這種疾病並阻止它傳播給其他人。”

Llinás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後學者Erik Allman在研究時準確地探究了這類化合物中的四個最有效的分子如何殺死瘧原蟲。具體來說,他們研究了這些化合物如何影響瘧原蟲在人體血液中生長時的代謝。

該合作團隊發現,由於泛酸酰胺分子與必需的維生素B5非常相似,因此它被瘧原蟲錯誤地吸收並代謝。這導致分子類似物或者說抗代謝物(antimetabolite)的形成,從而降低了瘧原蟲中的乙酰輔酶A產生,其中乙酰輔酶A是一種對它的生存至關重要的化合物。

Dechering說:“這類分子的作用機製之前從未使用過。這意味著目前尚不存在對這類藥物的抗藥性,並且它們有效地抵抗多種形式的瘧疾。鑒於瘧原蟲對抗瘧藥的抗藥性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個主要問題,我們離突破很近了。”

Llinás說:“泛酸酰胺具有簡單的化學性質,因此製造容易且價格便宜,而且我們如今知道它們的作用機製,在進入藥物開發之前我們往往並不知道這一點。這使得泛酸酰胺成為進一步開發和最終開展臨床試驗的極佳候選藥物。”

關鍵字:瘧原蟲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