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感染潛伏性與自然殺傷細胞相關

作者:張夢然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18-08-24

        英國《自然》雜誌22日在線發表了一項傳染病學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較高水平的自然殺傷細胞(能夠殺死特定病原體的白血球)與潛伏性結核相關。這令科學家產生一個疑問,即自然殺傷細胞是否可能在結核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

        結核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也是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結核感染都是潛伏性的,即無外在症狀,而處於一種不會蔓延的狀態。據估計,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潛伏性結核,但是不到10%的潛伏性結核病例最終會進展為活動性結核感染。盡管如此,人們對於會影響個體感染結果的免疫因素仍知之甚少。

        為了理解引起潛伏的免疫狀態以及該狀態是否會在疾病進展後發生改變,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團隊開展了多項隊列研究,將大量細胞計數法與基因表達數據集相結合,借此鑒別未感染被試與潛伏性或活動性結核被試之間的免疫細胞群差異。

        他們發現,潛伏性結核與較多的自然殺傷細胞相關,與未感染的被試相比,潛伏性結核被試的抗毒素反應更強。而在活動性結核被試的身上,自然殺傷細胞數量較少,但是在感染治愈後,其數量會恢複至基準水平。盡管如此,以上發現無法證明自然殺傷細胞與潛伏性結核存在因果關係。

        此外,研究人員表明,測量自然殺傷細胞水平可用於判斷病人肺結核感染的活動水平和感染負擔,該發現或有助於評估疾病進展,優化治療方案。(記者張夢然)

關鍵字:結核感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