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後就聽不見了!警惕聽力的隱形殺手

作者:佚名 來源:搜狐健康 日期:17-03-03

        感冒後就聽不見了!警惕聽力的隱形殺手

        4歲的小宇最近看電視喜歡把聲音開得很大,稍微調小聲點,小宇就直嚷聽不見。媽媽著急了,孩子不會耳朵聾了吧?趕緊帶著小宇到醫院看病,一檢查,果然孩子的聽力明顯下降。媽媽又急又納悶:“孩子怎麼會無緣無故就聽不見了?還能治好嗎?”醫生告訴媽媽,小宇的聽力下降是因為一個很常見的原因——感冒!

        為什麼小宇感冒後會影響聽力?所有人感冒後都會影響聽力嗎?這聽力下降還能治嗎?

        醫生問小宇是不是平常容易感冒,經常鼻塞,睡覺打鼾嗎?媽媽聽了直點頭。原來呀,小宇得的是一種叫分泌性中耳炎的疾病,跟耳朵進水無關。分泌性中耳炎是兒童耳聾的常見致病原因之一,常在感冒之後不知不覺發生,起病隱匿,緩慢,就像一個隱形殺手一樣損傷孩子的聽力。

        醫生告訴小宇媽媽,我們的耳朵中有一條細細的和鼻子連通的“地道”,叫咽鼓管。一旦咽鼓管功能異常或阻塞,就會使中耳產生負壓,中耳粘膜腫脹,滲出增多,形成積液,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小孩子的咽鼓管呈水平位,鼻咽部炎症更容易沿著咽鼓管爬到中耳。而且小孩子的咽鼓管軟骨彈性差,“地道”容易發生塌陷而狹窄,影響通氣引流。這些都是小孩子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如果罹患了分泌性中耳炎,患兒會感覺到聽力下降,聽聲音遙遠,耳悶脹感,隱約的耳痛,耳鳴。在急性發作期甚至還能感覺到耳部間歇性跳痛。

        如果孩子年紀尚小,還不能準確描述自己耳朵裏感受到的不適時,他們更多地會表現為反應遲鈍、誤聽、注意力不集中、看電視開大聲等。需要家長及時關注,引起警惕。

        分泌性中耳炎多見於10歲以下的孩子,發病率在5%~60%不等。

        這個兒童聽力的隱形殺手不會單獨作案,多繼發於咽鼓管的阻塞,上呼吸道細菌、病毒的感染後,咽鼓管發育異常,以及急性中耳炎的治療不徹底之後。

        如果孩子不幸罹患以下六種疾病之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聽力變化:

        1.患有鼻炎、鼻竇炎的孩子,長期鼻塞,肥大的下鼻甲會阻塞咽鼓管;

        2.反複睡眠打鼾的孩子,肥大的腺樣體也會阻塞咽鼓管;

        3.過敏體質的孩子因為變態反應,咽鼓管粘膜容易水腫,阻塞咽鼓管;

        4.反複的“感冒”,上呼吸道的細菌、病毒可能會沿著咽鼓管侵入中耳,發生感染;

        5.感冒誘發急性中耳炎,治療不徹底的孩子。臨床上見過感冒快好的孩子,夜裏突然耳疼得不能入睡,到醫院診斷為急性中耳炎。在用幾天藥後,孩子的耳痛緩解了,家長也就不管了,不再繼續服藥或複查。等發現孩子聽力下降才返院複查。所以急性中耳炎的治療療程不夠而導致炎症遷延性存在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見病因;

        6.齶裂的孩子。齶部異常裂開,使連接鼻咽和中耳鼓室的咽鼓管開放障礙,中耳鼓室持續負壓,滲液積聚,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好發原因。

        一旦患了分泌性中耳炎怎麼治療呢?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長期不幹預,會轉變為粘連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目前全世界都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它導致的聽力下降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對聲音反應遲鈍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恢複聽力的。

        大部分的孩子可以采取保守治療,按醫囑積極治療。鼻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等,治療不要擅自停藥,按醫囑定期複診。在醫院行咽鼓管吹張,在家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捏鼻鼓氣,使咽鼓管開放。

        如果存在腺樣體肥大,鼻腔、鼻咽占位性病變如鼻息肉等的患兒,應該積極手術治療切除腺樣體、鼻息肉。有中耳積液者,可以行鼓膜穿刺術,抽吸出中耳積液,改善聽力。經係統保守治療2月或反複行鼓膜穿刺術4次以上,症狀仍無好轉或反複的孩子可以選擇行鼓膜切開置管術,解除中耳負壓,引流出積液。鼓膜切開置管術是在耳內鏡或顯微鏡下切開鼓膜,置入通氣管,使中耳直接與外界相通,手術後耳禁進水以防感染。

        家長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過程較長,容易反複。

        如何預防分泌性中耳炎?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積極預防的措施,使孩子們遠離聽力下降的危險。首先要讓孩子們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粉碎分泌性中耳炎的萌芽基礎。此外,要積極治療鼻腔疾病,減少病理性基礎。如果孩子正處於感冒或過敏期,要告訴孩子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時壓閉兩隻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另外,孩子在感冒期間應避免遊泳。

關鍵字:感冒,聽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