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45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典、美國、土耳其三位科學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獲獎。獲獎理由是“DNA修複的機製研究”。
Tomas Lindahl,瑞典公民,1938年1月28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967年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職於英國弗朗西斯-克裏克研究所。
Paul Modrich,美國公民,1973年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為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及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
Aziz Sancar,土耳其公民,1946年出生於土耳其薩烏爾。目前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教授。
DNA修複的細胞工具箱
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Tomas Lindahl, 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從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細胞是如何修複損傷的DNA以及保護遺傳信息的。他們的研究工作為我們了解活體細胞是如何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認識,並有助於很多實際應用比如新癌症療法的開發。
每一天,我們的DNA都會在紫外輻射、自由基和其他致癌物質的作用下發生損傷,但即使沒有這些外部傷害,DNA分子也天生就不是個安分的家夥——細胞的基因組中天天都要發生數千次的自發變化。而且,每當細胞產生分裂、DNA發生複製時,缺陷都會產生,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人體中重演上百萬次。
而我們身體內的各種遺傳物質並不會瓦解、演變成為一場化學混亂的原因則在於,一係列的分子機製持續監視並修複著DNA。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給了這三位先驅科學家,表彰他們為從分子水平上詳細揭示若幹個此類修複是如何運行的原理而做出的貢獻。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科學家們認為DNA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分子,但Tomas Lindahl卻發現,DNA會以一定的速率發生衰變——按此速率,地球上的生物甚至都不該存在並發展下來的。這讓他揭示了一種分子機製——堿基切除修複——該機製不斷地抵消了DNA的崩潰。
Aziz Sancar繪製出了核苷酸切除修複機製,細胞利用切除修複機製來修複UV造成的DNA損傷。天生缺失這種機製的人暴露在太陽光下,可導致皮膚癌的發生。細胞還可利用此機製修複致突變物或其他物質引起的DNA損傷。
Paul Modrich證明了細胞在有絲分裂時如何去修複錯誤的DNA,這種機製就是錯配修複。錯配修複機製使DNA複製出錯幾率下降了一千倍。如果先天缺失錯配修複機製可導致癌症的發生,例如遺傳性結腸癌的發生。
細胞是如何工作的,掌握了這些知識,就可以用來研發新型治療癌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