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方隊中,唯一的女兵方陣——白求恩醫療方隊壓軸亮相。264名女兵不挎鋼槍背藥箱,乘坐高科技機動急救車、中型運輸車,壓軸亮相大閱兵。其中更加亮眼的不是她們的高顏值,而是她們臂戴上帶著的象征著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主意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標誌:紅十字。
為什麼會出現醫療方隊?
在戰爭時期,醫療部隊肩負的是維護與保障前線軍人生命健康的重要責任,抗戰時期,中外醫務工作者前赴後繼奮不顧身地實施戰地搶救、臨床手術,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在和平年代,醫療部隊的職責更多是災害情況下提供專業救援。
為何女兵方隊為醫療方隊?
在軍隊中,因女兵體力、耐力有限等原因,幾乎沒有全部為女兵的作戰部隊。而在戰爭中,女性的溫和、細致等特質,致使女兵多作為醫療兵(衛生兵)與通訊兵的身份參與戰鬥。
當然,在國家級的閱兵活動中,女兵方隊也並非隻作為醫療方隊出現,在1984年的建國35年閱兵中,第一次出現女兵方隊時,共有2個女兵方隊——第15方隊(醫療方隊,下圖)與第18方隊(女民兵方隊)。值得注意的是,1984年的醫療方隊成員便是從由本次擔任醫療方隊的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原北京軍區軍醫學校)中抽組。
為何名為“白求恩醫療方隊”?
本次抗戰閱兵中唯一一個以人名命名的方隊——白求恩醫療方隊,正是為了紀念以白求恩為代表的援華國際友人提供了無私的醫療援助,以及他們為我國抗戰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
並且,白求恩醫療方隊的264名女兵們均來自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這所學校是一所在抗日烽火中誕生,也是白求恩親自倡議並參建的軍校。1984年、1999年、2009年國慶首都閱兵,共和國的三支女兵方隊也均從這裏走出。
女兵的醫藥箱內有什麼?
通氣、複蘇、止血、包紮和固定
醫藥箱內有鼻咽通氣道、強光手電、胸腔穿刺針、剪刀和記號筆等,內含單兵急救藥器材18件,涵蓋了5個模塊。
我軍平時機動醫療部隊的任務?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李剛教授在《我軍建立平時醫療機動部隊的必要性和工作任務》(《解放軍醫藥雜誌》第24卷第6期)一文中提出:工作內容主要包括開展部隊人員體格檢查、心理評估、規範醫療、健康教育、醫務人員培養、營養衛生指導、眼科配鏡、口腔醫療、環境衛生評估以及開展部隊常見疾病防治研究等
我軍平時機動醫療部隊常年到基層部隊開展醫療服務工作,其工作。
為何機動醫療部隊中也有口腔醫療?
部隊人員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口腔疾病是慢性病,病變緩慢持續發展,由於部隊官兵患口腔疾病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也不可能遠距離後送醫院治療,當影響口腔功能,需緊急後送治療時,多發展為晚期口腔疾病,治療方法複雜,效果欠佳。在機動醫療部隊工作中,應進行充填治療、根管治療、潔牙術,對需要按期後送和及早後送口腔醫療的患者進行全麵口腔醫療。
摘自《我軍建立平時醫療機動部隊的必要性和工作任務》(《解放軍醫藥雜誌》第24卷第6期)
(根據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搜狐網內容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