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全文(三)

作者:中國醫師協會 來源:中國醫師協會網 日期:15-05-29

上接《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全文(二)

     (七)醫療暴力

  一段時期以來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增多,隨之而來傷醫事件也不斷出現。對醫療暴力問題,我們不僅進行了問卷調查,還就此問題和很多醫師進行了深入交流,醫師普遍感到執業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得不到保障。

  我們認為,醫療暴力應當包括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2014年調研結果顯示,59.79%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語言暴力,13.07%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身體上的傷害,僅有27.14%的醫務人員未遭遇過暴力事件。有73.33%的醫生要求在《執業醫師法》修改時加強對醫師的權益保護。

  根據醫師協會調查統計截止到2015年之前醫師受到傷害事件逐年增高。(附圖7-1)

  附圖7-1 醫師受到傷醫事件

21.jpg

  根據《中國青年報》2014年02月26日07版報道數據和官方網站統計醫師受到惡性傷醫事案件總數見(附圖7-2)。

  附圖7-2 醫師受到的惡性傷醫事件

22.jpg

  對於處理醫療糾紛和遏製暴力傷醫事件的發生,社會各界獻計獻策,但我們認為加大執法力度對維護社會秩序和法律尊嚴的維護有著更加積極的意義。

  附表7-1 解決醫患糾紛的途徑表

解決醫患糾紛途徑

例數

%

雙方自行協商

2638

990

37.5

訴諸於法律

2638

1537

58.3

第三方調解

2638

1437

54.5

通過保險

2638

888

33.7

  由附表7-1可知,作為醫師認為解決醫患糾紛的途徑首先應為訴諸法律,其次為通過第三方調解,可見,要解決醫患關係緊張,防止暴力事件發生,還需要執法機關的積極作為。

  為了遏製傷醫事件,中國醫師協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對受傷醫師的慰問、在媒體上的呼籲以及向政府機構提訴求。2013年10月25日浙江溫嶺傷醫案發生後,中國醫師協會聯合中華醫學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衛生法學會共同發出了“醫療暴力零容忍”的呼聲。

  2013年10月28日中國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在“醫療暴力零容忍呼籲會”上指出:

  第一,我們四個行業協學會聯合發表聲明,對醫院的醫療暴力行為零容忍。第二,我們呼籲全社會關注這一暴力傷醫事件,呼籲司法機關對傷醫的犯罪分子,一定要從嚴、從快、從速嚴懲。第三,我們呼籲公安部門把醫院作為公共場合並加以保護。醫院是真正的公共場合,那裏的群體多數是患者,也有醫務人員。這樣的場所,更需要保護,如沒有安全,傷害的不僅是醫生,還有患者。醫院是儲存人生命和健康的地方,它比銀行還重要,為什麼對這樣一個場所不加保護呢?第四,我們要呼籲醫院的行政領導,應該對傷醫事件承擔起第一責任,還要做好醫生的自我防範,印製防範指南,增強防範意識。第五,呼籲建立對受到傷害醫務人員的賠償製度,可以建議設立國家或者醫院賠償規定,對因公在崗位上犧牲的醫務人員要給予榮譽認可。許多患者是沒有賠償能力,這個賠償由誰來賠?我看首先因公在崗位上應該給他予以認可,比如說因公犧牲了等等這樣的認可。我們將以協會的名義給患者,給醫院,給當地政府,發出函信,督促他們處理好這起事件。

  同時,我們也應該研究進一步加強行業隊伍的建設問題。加強自律,加強醫患溝通十分重要,要換位思考,要以脫下白大褂,換上病號服的心態去體會患者。所以加強人文教育,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是我們行業協會和醫生共同討論和推進的大事情,非常重要。

  中國醫師協會的呼聲和醫療界廣大同仁的強烈呼籲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2013年10月31日,公安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信息指出,對於暴力傷醫行為,各地公安機關要始終堅持零容忍,依法嚴厲打擊各種侵害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強對醫院安全保衛工作的檢查指導,切實維護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堅決遏製侵害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發生。

  黨和政府十分關心醫患關係的改善和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護醫護人員安全問題。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針對暴力傷醫問題明確表態:必須維護醫院的正常秩序、保護醫護人員安全、任何傷害醫護人員的違法行為都要依法嚴肅處理。

  為了緩解醫患關係緊張的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從兩方麵進行了綜合治理。首先,為了提高患者滿意度,原衛生部就促進良好醫患關係提出了“三好一滿意”的服務理念,要求醫療服務機構和醫療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視病人為親人,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患者的滿意度;其次,原衛生部與公安部聯合發出《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對於社會上包括“醫鬧”等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行為采取嚴格的處罰、追究刑責的措施,依法嚴厲打擊侵害醫務人員和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

  為了確保處置涉醫違法犯罪有法可依,國家又出台了一係列措施: 2014年3月,公安部印發《公安機關維護醫院及周邊治安秩序六條措施》;同年4月,高法、高檢、公安部、司法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印發《關於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不僅如此,國家衛計委還會同有關部門根據“預防為主、標本兼治、打防並舉、健全機製”的原則,連續打出了以法律為抓手的“組合拳”,在開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同時,建立並完善了“三調解一保險”的長效機製。簡單來說,一旦出現醫患糾紛,不再僅限於院內調解的方式,而是增加了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同時還借助以醫療責任保險為主的醫療風險分擔機製來緩解醫患矛盾。

  這些綜合措施確為醫患關係的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2015年見諸媒體的傷醫事件明顯減少。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兩會期間,均把嚴懲暴力傷醫事件寫入工作報告。我們期望各級行政司法機關在各自的範圍內依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和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為改善醫患關係做出貢獻。

  需要指出的是,在調研走訪中,我們發現很多醫師認為醫療機構在傷醫事件中所采取的的措施沒有讓醫師感到受到保護。調研數據表明,發生傷醫事件時,院方采取不顧是非息事寧人和無任何表示的占到了41.86%,這一調研數據是令人痛心的。醫療機構作為醫師執業的場所,於理於法均有保護醫師的義務,如果發生了傷醫事件,醫療機構應當理直氣壯地為醫師維權,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和醫師的合法權益。本次調研中,關於在處理傷醫事件時,醫療機構應該做哪些工作的問題中(多選),78.87%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應該為醫生提供人生安全保護,70.86%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應該為醫生提供相關法律支持,46.81%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應該為醫生提供心理健康谘詢,55.89%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應該協助調解醫患之間的矛盾,50.90%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應該為醫生支付相關醫療費用。

  在此,我們強調醫療機構作為醫師的執業場所,對醫師執業過程中的安全保障有著直接的法定義務,我們希望醫院管理者加強平安醫院建設,減少傷醫事件的發生,力爭為醫生創造更好的執業環境,也為患者創造更為有序的就醫環境。

 

1 2 3

關鍵字: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中國醫師協會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