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喂,你好Lee,我是John,請問你現在有空嗎?”
“當然有空,出什麼事了嗎?”我回答道。聽他說話的語氣,我已大致推測出話題的走向。John是一個朋友的朋友,我曾經和他在一些社交場合聊過天。在職業道路上,他是一個年輕而傑出的總經理。畢業於著名商學院MBA 的他目前身居要職,掌控著公司內兩個部門的財務工作。他不僅是一位能輕鬆處理各種繁雜數據的戰略思想家、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更是一個真正真誠的人。
我在一項大型健康企劃中負責管理癌症團隊。因此,盡管我與John 相識於非正式場合,但這通電話隻會意味著一件事——他的妻子罹患乳腺癌,或者他的孩子罹患腫瘤。
“ 是我的妻子Jan,她被診斷為乳腺癌。”作為一個工作與數字密不可分的人,John 輕而易舉便說明了癌症的具體情況。“原發腫瘤病灶直徑2.1 厘米,淋巴結轉移陰性,雌激素受體陽性,HER2(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1+ ,21 基因複發風險(Oncotype)檢測評分為17分。她已經被安排要進行術後放射治療和抗雌激素治療了。”
“ 但是,”他接著說,“ 我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很驚訝。因為當綜合考慮了以上所有因素之後,我認為Jan如果繼續進行額外的輔助化療,獲益將是極其微小的。盡管沒有任何一個乳腺癌患者能保證被治愈,但我卻對她的“勝算”保持樂觀。這對夫妻真應該開一瓶最好的葡萄酒,來慶祝自己的幸運。
然而他們二人麵臨的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Jan 谘詢的第一位腫瘤醫生就建議她進行為期6個月的輔助化療,因為他認為化療有助於提高永久治愈的可能性。
“ 那位腫瘤醫生認為,Jan 的腫瘤大小已經達到T2水平,因此應當繼續接受輔助治療”,John說,“但是通過閱讀一些乳腺癌輔助治療的資料,我了解到從基因表型評分來看,Jan並不會從化療中有任何獲益。”我看到辦公室窗戶上反射出不停點頭的自己,陷入了深思。我十分同意John所說的話。研究人員們都知道,盡管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都能通過手術和放療治愈,但仍有一小部分女性所患的小腫瘤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