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央電視台“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正式揭曉了“最美醫生”名單。經過三個多月的尋找和推選,最終評選出張金哲(北京)、賈永青(河北)、張衛達(解放軍)、次仁班覺(西藏)、嚴正(上海)、詹紅(廣東)、夏桂成(江蘇)、駁克乃?開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毋劍梅(河南)、陳建屏(福建)等十名個人,獲得活動組委會授予的“最美醫生”稱號,中國援非抗擊埃博拉隊伍、北京協和醫院巡回醫療隊兩個集體,獲得活動組委會授予的“最美醫生”團隊稱號,宋成元(河南)等十位個人和團隊被推選為活動“特別關注醫生”。
作為活動的收官之作,“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於日前在中央電視台錄製完成。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崔麗,活動組委會名譽主任、中央電視台台長胡占凡,活動組委會主任、中央電視台副總編輯李挺等出席頒獎典禮。
“尋找最美醫生”頒獎典禮立足“醫者仁心”的主題,通過記錄醫生們的感人故事,反映他們“醫者仁心”的無私精神,通過宣傳醫生們的精湛醫術和崇高醫德,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勾勒“白衣天使”的大愛形象,詮釋“仁心仁術”的生動內涵。頒獎典禮將於3月27日20:01(周五)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22:00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播出,時長一百分鍾。
從2014年開始,“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正式更名為“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這是中央電視台對“尋找最美”公益活動品牌進行創新、發展的新舉措。活動在總結和借鑒前兩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拓寬了尋找範圍,把關注的目光延伸到了整個醫生群體,在包括鄉村醫生在內的整個醫生群體中尋找“最美”人物,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感受責任,體味崇高。
本次“尋找最美醫生”活動中,組委會除評選出十名“最美醫生”個人外,還評選出了中國援非抗擊埃博拉隊伍、北京協和醫院巡回醫療隊兩個貢獻突出的集體,授予他們“最美醫生”團隊的稱號,宣傳他們為實現“人人病有所醫”的目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發揮的重要作用,引導更多的醫務工作者奔赴偏遠山區、基層社區、國際救援區,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本次活動通過媒體尋找、社會推薦、個人自薦三個渠道廣泛征集。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等醫療衛生界專家擔任評委,使活動的評選更具專業性和權威性。
“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自2014年12月5日啟動以來,中央電視台組織新聞中心、科教頻道《講述》欄目和中國網絡電視台多路記者、編導,奔赴全國各地,行程數萬公裏,尋訪醫生群體中的典型人物。同時,收到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全國各地報名推薦線索上千條。活動組委會經過認真篩選,推選出22名“最美醫生”候選人。經過評委投票,活動組委會最終確定了10位“最美醫生”個人和兩個“最美醫生”團隊,以及10名活動“特別關注醫生”:
“最美醫生”名單(12名):
張金哲 北京兒童醫院
賈永青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醫院
張衛達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
次仁班覺 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聶榮縣查當鄉衛生院
嚴 正 上海市閘北區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詹 紅 廣東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夏桂成 江蘇省中醫院
駁克乃·開肯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二師一0四團牧二場
毋劍梅 河南省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
陳建屏 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中國援非抗擊埃博拉隊伍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解放軍302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
北京協和醫院巡回醫療隊 北京協和醫院
“特別關注醫生”名單(10名)
宋成元 河南省林州市五龍鎮嶺後村杏林診所
吳朝暉 武警廣東總隊醫院
劉慶民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苗館鎮隈泉莊村衛生室
李 雁 武漢中南醫院、武漢大學醫學部腫瘤研究所所長
張紅娟 解放軍153醫院婦產科
周晨燕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童血液科
潘明繼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王玉鳳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雲南防盲醫療隊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和平方舟”號海上醫院 海軍總醫院
活動開展三個多月來,中央電視台自覺承擔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用心走基層,深入挖掘醫生群體中的典型人物,報道規模、深度、力度空前。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等重點新聞欄目積極報道醫生群體的感人故事。科教頻道《講述》欄目從3月14日起在晚間黃金時間播出10集“尋找最美醫生”係列紀錄片,采用紀實報道的手法,通過細節刻畫豐富人物形象,通過動情講述激發情感共鳴。
“最美醫生”的感人事跡報道後,他們的崇高品格深深感動了無數觀眾,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觀眾紛紛表達對醫生群體崇敬之情,表示“雖然目前醫患的緊張關係問題依然突出,但不可否認我們是有好醫生在的,是有人樂於做個好醫生的,這些最美醫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最美醫生用道德和良心打造了最美醫德品牌、把自己的良心當作承諾和責任的陽光、用愛心和真誠營造和諧醫患關係”。各級領導、政府和社會力量也紛紛以各種形式為醫生提供關心和幫助。
作為一項社會公益活動,本屆活動還為評選出的“最美醫生”、“特別關注醫生”精心策劃“圓夢行動”,通過愛心企業小天鵝空調、貴州茅台仁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幫助,以多種公益方式,實現他們的“醫療公益夢”。活動期望通過公益圓夢,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支持、關注醫生群體,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衛生事業,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增添一份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堅強有力的健康基礎。
為進一步擴大“尋找最美醫生”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本屆活動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作為中央電視台新媒體,采取更為多樣的推廣手段,為活動打造官網(http://zmys.cntv.cn),活動官網推出“白衣天使的最美瞬間”、“我眼中的最美醫生”以及“尋找最美醫生故事”三個線上活動,網友通過這三個活動,展示自己身邊的醫生動人故事或瞬間,共收到網友上傳作品近100條;根據活動進度,官網對活動進行實時報道,共製作啟動儀式、《講述——尋找最美醫生》等專題74個;為活動開通微博、微信官方平台,配合活動宣傳亮點,進行信息發布;在央視悅動建立“尋找最美醫生”活動專區,對活動及科教頻道《講述》等欄目進行預告,並舉辦“為最美醫生點讚”線上活動,呼籲廣大用戶為“最美醫生”點讚,並可進入“邊看邊聊”送祝福或留下自己的心聲。
截至目前,“尋找最美醫生”活動在CNTV多終端累計用戶達9351萬人,多終端累計頁麵訪問量1.55億次;通過百度搜索關鍵詞“最美醫生”,相關網頁約191萬個、相關報道約24萬篇。活動報道力度之大、影響範圍之廣、參與人數之多,在主流媒體曆年來舉辦的社會公益活動中少見。
最美醫生官方網站:http:// zmys.cntv.cn/
最美醫生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xzzmys
附件:“最美醫生”主要事跡
1、張金哲(北京兒童醫院):在北京兒童醫院,有位95歲高齡的醫生,叫張金哲。他是會變魔術的“老爺爺”,能讓患兒破涕為笑、接受治療。他也是中國小兒外科手術的重要創始人,被稱為“小兒外科之父”,他的一生就是中國小兒外科的發展曆程。老人家裏建有小“工廠”,發明了目前醫療界廣泛應用的“張氏鉗”、“張氏瓣”、“張氏膜”等手術器械。他用稿費成立基金,資助貧困孩子看病。行醫64年,他始終堅守兩個習慣:兜裏永遠裝著小紙條,上麵寫著典型疾病症狀、治療要點、注意事項,坐診時發給家長;隻要有患者走進診室,他都會起身迎接。如今他已95歲高齡,但依然堅持出診。
2、賈永青(河北省定州市人民醫院):賈永青從小的夢想就是當醫生,大學畢業後她終於實現夢想,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可2012年她卻被確診腎癌,她選擇了隱瞞病情,術後一周、傷口還未愈合就重回崗位,第一天就連做六台手術,為抵消傷口疼痛,她的腰間勒著寬腰帶。帶著癌症,她沒有過多休息,最忙時一天做十幾台手術。夜深人靜時,她錄下視頻,敘說自己的四個願望:對父母說出“愛”字、穿一次婚紗、陪母親過個母親節、捐獻眼角膜。她整整堅持一年,直到2013年癌細胞轉移,才無奈公布病情。消息傳出,全院震驚,醫院邀請北京專家全力醫治、捐款20餘萬元,而她不顧醫院照顧,即使癌細胞轉移,也沒離開孕婦身邊。她隱瞞病情一年間,治療病人961人、做手術1000餘例、接生512個新生命。2014年6月,賈永青去世,年僅32歲。遵照她的遺願,她的眼角膜捐給了兩名患者,幫助他們重見光明。
3、張衛達(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2006年,張衛達發起“大愛救心 救助貧困家庭先天性心髒病患兒”活動,張衛達帶領自己的技術團隊先後開展各種複雜先天性心髒病手術20餘種,涉及病種100多例,最小手術病人出生才5天,體重不到3公斤,屢次創造了生命奇跡。如今,“大愛救心”活動已經成為救助貧困家庭“救治範圍最廣、手術最多、年齡最小、難度最大、費用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品牌項目,成為少兒救助工作的典範。大家都說:張衛達和他的團隊給了先心病患兒第二次生命,給貧困家庭帶來了春天。2011年,一台複雜手術正準備進行,患兒已麻醉,必須由他主刀,他卻突然出現心房顫動,為了不耽誤患兒手術的進行,張衛達讓其他醫生給他進行最危險的電擊除顫。在“救心”的征途上,數年來,張衛達先後80餘次下鄉義診,行程20餘萬公裏,足跡遍布廣東、雲南、貴州、湖南、西藏、新疆、江西等10個省(區),受訪貧困家庭超過5萬戶,成功為7599名貧困家庭患兒實施手術,累計減免醫療費用超過1億元。
4、次仁班覺(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聶榮縣查當鄉衛生院):在方圓2751平方公裏的藏北聶榮草原,次仁班覺守護著2000多牧民的健康。他從醫20多年來,共接出診5000餘人次。從鄉衛生院到各村的路,最近的3公裏,最遠要100多公裏。如果天氣好,次仁班覺就騎摩托車;倘若冰雪掩蓋了道路,他隻能騎馬前往;要是雪下得太大,他就隻能步行出診。2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及這個雪域草原的每個村落,甚至幾百公裏外的青海省雜多縣也有他出診的記錄,他被人們稱為“溫暖的太陽”。政府一年給次仁班覺的補貼1.5萬元,加上賣牛、挖蟲草等收入,他年收入5萬元左右;開支方麵,次仁班覺每年給病人免費看病開藥的支出就在3萬元左右。在次仁班覺家,珍藏著一份特殊遺囑,那是他爺爺留下——“要世代為醫,給百姓看病”。次仁家已是六代行醫,他就是第六代。而今,為了能讓子孫繼承家族醫學傳統,他決定學爺爺留下一份遺囑,要子孫世代繼承家族傳統,作草原牧民服務的好醫生。
5、嚴正(上海市閘北區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正是一名社區醫生,因為一份信任,居民甚至把家門鑰匙、電子門密碼都交給他、告訴他。鑰匙主人都是兒女不在身邊、身體不便的老病人。超過50把鑰匙,他不用做標記,就知道哪把是誰家的、每家什麼情況、老人身體狀況如何。從醫十九年,他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各小區,無論嚴寒酷暑、春夏秋冬,總是風雨無阻,他一天要跑40公裏,手機24小時開機,總是在居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他曾為臨終老人做人工呼吸,曾背老人去醫院,曾為滿身大小便的臥床患者擦身換衣……他是大爺大媽的貼心人,患者們說,他所做的事情有時兒女都做不到。他的誠信換來真心,他結婚,居民幫著訂酒店,包喜糖;他有孩子了,鄰裏老奶奶給織毛衣。他用真誠換來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鑰匙,更是百姓心門的鑰匙。
6、詹紅(廣東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是醫患衝突的前沿,壓力大、工作緊張、24小時待命,少有醫生願意幹急診,很多醫院設立醫生輪崗,而詹紅卻足足幹了28年急診。麵對病痛、死亡挑戰,她牢牢守住生命底線。急診室裏,她是最忙的人,不僅要救治病人,還主動分擔護理工作,承擔急診科值班工作,很難想象,其實她是急診科帶頭人。即使是節假日,隻要一個電話,她就隨叫隨到。她致力打造“幸福的急診科”,秉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原則,堅持“對於病人的合理需求,我們在能做到的範圍內盡量滿足”的理念。28年的從醫時間裏,為貧困病人買飯、募捐、為病人解囊,已成為微不足道的小事。28年的除夕,她有大半都是在急診室度過。
7、夏桂成(江蘇省中醫院):夏桂成是當代中醫婦科學巨擘,他高超的醫術為無數患者送去為人父母的幸福,被患者親切地稱為“送子觀音”。他創立的“中醫婦科調周理論體係”,被稱為當代中醫婦科“裏程碑”。他一生著作等身、學生遍及海內外,他說“中醫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醫要走出去才能造福全人類”。他獲得中醫藥人才最高榮譽——被評為國醫大師。他多次赴歐美多國講學,將成果推向國際、引起國外關注讚賞,為中醫學贏得榮譽。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夏桂成雖年逾八十,依然堅持每天門診和查房,熱情接待海內外患者。
8、駁克乃·開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二師一0四團牧二場):。天山深處、海拔4700多米、縱橫300多公裏的牧場上,駁克乃?開肯是十個牧民區的唯一一位醫生。他是天山“馬背”醫生,三十多年來,他一人、一馬負責著10個片區牧民的安康,每年四次隨轉場牧民上路,一路護衛。牧場上有140多個放牧點,分布在方圓上百平方公裏的天山深處,他每次要走一個月山路、翻越海拔5000多米冰達阪,他就是冰達阪上唯一救命的人。30多年來,他騎壞8匹馬,牧區所有孩子都是他接生的。他的兒女受他影響,如今也在縣城當上了醫生,孩子老伴都在縣裏,渴望他回來團圓,但三十多年的行醫經曆,他早已放不下牧民們,至今仍然居住在村裏的借用房子裏。
9、毋劍梅(河南省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一張處方0.11元,這不是發生在三十年前,而是在2014年12月5日,毋劍梅給病人開的處方。從醫三十多年以來,毋劍梅經常用幾角錢、幾元錢的“小處方”就治好患兒的病。“一角錢能治好的病,絕不讓你花一元錢”,這是毋劍梅的從醫理念。據統計,加上檢查、診療、藥費等,病人找毋劍梅看病的平均花費隻有20.8元,單張處方均額隻有16元,她也被稱為“處方金額最低的醫生”。從醫三十多年,她始終堅持以病人需要開出藥方。作為一名兒科主任醫師,毋劍梅幾十年如一日,用一張張“小處方”驅散了一個個患兒的感冒、發燒等常見疾病,盡可能地減輕了這些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為了能讓她給孩子看病,很多家長寧可苦苦等上幾個小時,甚至有患兒家長說:“見到她,孩子的病就好了一半!”
10、陳建屏(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32小時,包括主刀醫師陳建屏在內的三位醫生、六位麻醉師、八位護士,他們不眠不休、拯救生命,刷新手術時長記錄。患者腦部多處腫瘤、病情危重,實施六種手術,他們協作配合,全力以赴。手術中,病人狀況頻出,曾15分鍾心髒停跳,陳建屏醫生不眨眼地操作,萬般小心。病人轉危為安、手術成功,可三名醫生累得散了架,直接躺在手術台邊,工作人員留下影像。圖片流傳到網絡上,24小時內,相關微博閱讀量超過100萬,轉發超過2200次,參與人數達4萬餘人。32小時後,陳建屏無暇休息,繼續下一個手術,兩台手術間,他隻在車上眯了2小時。2013年,協和醫院醫生也曾連續28小時不吃不喝為患者做手術,創下這項紀錄的就是陳建屏。對於突然走紅網絡,他們認為:“這隻是我們做的一場手術而已,我們隻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
11、中國援非抗擊埃博拉隊伍(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解放軍302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 2014年3月,西非爆發埃博拉疫情。8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議疫情發生國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在聲明發布的第二天,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衛生領域規模最大的一次援外行動也開始了。截至到2015年3月13日,為支持西非國家埃博拉疫情防控,我國相繼派出醫療衛生專家組累計近1000人,赴疫區國支持並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國援非抗擊埃博拉隊伍分布在塞拉利昂、利比裏亞、幾內亞、加納、多哥、馬裏、貝寧、塞內加爾、剛果(金)等出現埃博拉疫情的國家。他們不僅治病救人,還為當地培訓防控專業人員,援建實驗室及其他至關重要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他們麵對的是從未接觸過、死亡率達到47%以上的埃博拉病毒,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於私,他們是兒子丈夫,離開家人,奔赴遠方,麵臨生死考驗;於公,他們是中國醫生,執行天職、履行使命,他們義無反顧。
12、北京協和醫院巡回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1951年,第一支協和醫療隊從北京出發,跟隨解放軍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進藏,為當時幾乎空白的西藏醫療衛生事業做出開創性貢獻。64年來,北京協和醫院共派出醫生上千人,每人駐紮當地開展工作至少半年以上。從巡回醫療、西北醫療隊,到援藏、援疆、援蒙……協和人的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特別是西北、西南等條件艱苦的地方。在當年的醫療隊名單上,張孝騫、林巧稚、黃家駟、曾憲九……一大批醫界巨擘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今天的協和人將醫療支援的接力棒奮力傳承。這是一支光榮的醫療隊,抗洪救災、抗擊非典、服務奧運、APEC保障,國內國際一次次重大曆史關頭,協和人擔當國家重任、不辱使命;這是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隊員們不僅通過門診、手術、查房及講座等,手把手地培養教會當地醫務人員,更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管理文化等入手,使受援單位的醫教研水平得到全麵整體提升。協和醫療隊60餘年的征程正是中國城市支援農村共襄發展的見證和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