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江蘇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和專家等回答媒體提問。會上,江蘇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預防控製組組長、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明浩介紹,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圍繞“快、早、嚴”這三個字下功夫、做文章。
“快”主要體現在決策響應上,我們在了解武漢疫情的當天,就非常警覺,立即在係統內要求各地加強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和管理,發現第一例疑似病例以後,我們就及時停運了發往武漢的班車,隨後又迅速果斷地關閉了人員聚集的場所,取消了不必要的人員聚集的活動,後麵我們又全麵停止了省際之間公路的客運班車。
“早”主要體現在病例的發現上,我們構築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入境的口岸,我們采取向重點口岸派駐工作組、工作專班,有專門的專車進行轉運,集中隔離。當然我們也非常注重專車的消毒通風以及人員防護。在交通“兩站一場”我們設置專用的通道,對重點人員,包括入境的人員進行轉運和隔離。
第二道防線就是我們的社區和單位,單位的情況要及時向社區報告。我們創新了工作方式,采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這樣的工作模式,特別是采取了“四包一”的工作方式,就是一個社區民警、一個社區幹部、一個醫務人員、一個網格員來共同管理服務一個重點的對象,做到了社區的往來人員、入境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和居家隔離人員“四個見底”。
第三道防線就是我們的醫院,這也是最重要也是最後的防線。我們加強了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監測,加強了不明原因肺炎、重症肺炎和新冠肺炎的監測工作,特別是加強了發熱病人和住院病人、手術病人的核酸檢測,以盡早發現確診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
“嚴”主要體現在人員的管理上。對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我們從發現第一例開始就作為病例對待,來進行治療和醫學管理。對密切接觸者的範圍判定上,我們在第一時間對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無症狀感染者發病或者采樣的前兩天作為判定,當然後期我們又把時間繼續往前推,推到了他的航班、境外活動的情況來判定他的密切接觸者。
建立預警模型 早期篩查有重症傾向患者
會上,談及如何減少重症的發生率,中國政府赴委內瑞拉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江蘇省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黃茂介紹,簡單說來就是一個“早”字,早發現、早篩查、早幹預,減少輕症向重症的轉化。
早發現上我們建立了預警模型,組織臨床救治專家,根據臨床醫療信息,包括向危重症轉化的危險因素,我們建立了預警模型。我們通過每天就一些重症敏感的指標,對每一位患者進行排查、篩查,及時發現有重症傾向的患者,及早進行幹預。在這方麵,我們通過預警模型和每天的篩查,能夠有效的識別由早期轉化為重症傾向的患者。在早期幹預上,針對患者有不同的情況來給予相應的處理,借鑒SARS經驗,把重症醫學的幹預技術引用到有重症傾向的患者,比如俯臥位通氣,過去是用於重症和危重症的呼吸衰竭的患者,這次用到了重症傾向的患者身上,它大大降低了氣管的插管率,降低了重症發生率,提高了我們的治愈率。
黃茂表示,總的來說,科學有效個體化的治療和精細化的管理是保證救治成功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
防境外輸入疫情 江蘇主要靠三招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公共衛生)組長、江蘇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主任武鳴介紹,針對境外輸入疫情防控,江蘇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麵的舉措:
第一是及早研判部署。境外疫情發展的早期,我們就開始每日進行研判,對境外研疫情嚴重國家入境人員實施健康管理。從2月26日開始,我們建立了入境人員健康管理日報告製度,並且根據各個國家疫情的變化情況,及時動態調整名單。從3月21日起,我們對所有入境人員實施集中醫學觀察,目前除了兒童、老人、孕婦這些不具備條件的人員外,集中醫學觀察率達到100%。
第二是全程無縫銜接。除了省內重點口岸,我們采取入境就地醫學觀察這樣的措施外,對於重點口岸,我們抽調了297名專業技術骨幹,派出實現專車轉運、分流和集中醫學觀察的全程無縫對接、閉環管理。我們還為入境人員準備了標準的防護用品,為未成年人、老年人、孕婦提供的人文關懷和必要的心理谘詢。不少入境人員也非常理解這種嚴格的管理措施,他們離開時還留下了感謝信。
第三是部門聯動落細。3月16日起,我們對入境人員在開始醫學觀察和解除醫學觀察前進行兩次核酸檢測,並且聯合有關部門對3月1日早期入境但沒有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進行補測。另外,針對入境人員乘坐交通工具比較複雜的情況,我們和交通、公安、民航、鐵路、海關、邊檢等部門協作,建立了密切接觸者快速追蹤排查的機製。在判定入境人員為可疑病例的第一時間,就啟動相關的檢查程序,確保密切接觸者追蹤快速準確,並且對跨地區的密切接觸者信息,及時向有關省份進行通報。有的時候密切接觸者還沒有到達最終目的地,當地就已經接到通知,並且做好了準備。
江蘇省援鄂醫療隊三項舉措支援異地重症救治
江蘇省對口支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組(專家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介紹,重症醫學是一門平台學科,是醫院應急救治能力的集中體現。這次新冠患者中間的重症患者占到15%~20%這樣的高比例,而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對重症患者的救治是整個抗擊新冠疫情中間非常重要的一個點。江蘇這次支援異地重症救治主要從三個方麵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工作。
首先,加大了重症專業資源的調配。在援鄂醫療隊組建過程中,就非常重視重症醫護力量的配備,在醫療隊中有1800餘個重症醫生和護士,占到整個江蘇援鄂醫療隊的65%以上。
到達湖北後,醫療隊和當地所有的醫療護理力量迅速融為一體,協助改造擴容定點醫院,擴增當地醫院的重症床位和ICU病房。醫療隊自帶並幫助當地購買了當時非常緊俏的ECMO、負壓救護車、移動DR、呼吸機等非常需要的重症搶救設備。同時我們發揮大後方的優勢,開通省際遠程會診係統,隨時可以組織專家在網上線上進行遠程會診。
其次,通過“四個一”的機製保證了重症患者高標準、同質化的救治。“四個一”主要包括:一人一小組,對每個重症患者我們成立一個專門的救治小組;一人一方案,對每個重症患者,我們由專家小組提出個性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半天一巡查,由專家小組和負責的管床醫生對重症患者每半天進行一次仔細的巡查;一天兩例會,會商所有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以及救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三,采取五個強化的重症救治策略。強化早期幹預、早期預警、關口前移,掌握最佳的治療時機,強化多學科的合作來完成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新冠患者合並一些基礎疾病的救治。強化中西醫結合,針對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基礎疾病多這樣的情況,發揮中醫的治療理念和係統,來強化患者的救治。強化個性化的治療,針對每個重症患者,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來製定合理的科學的救治方案。強化重症患者的早期康複治療,落實重症患者所有的醫療護理各項基礎上,對患者的康複、睡眠、心理及營養也進行全麵介入
江蘇按高配選派援鄂醫療人員
此前有媒體報道,江蘇先後派出了2820名援鄂醫務人員,分布在武漢和黃石多家醫院。如何將人數眾多的隊伍凝聚起來?
會上,江蘇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副總指揮、對口支援黃石醫療隊隊長,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逸夫醫院院長魯翔回憶,“我是2月11日帶著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去的黃石。”
他介紹,江蘇先後有13批次20幾支醫療隊,絕大部分是在武漢,不同的批次,分布在幾家重症醫院和方艙醫院。黃石是2月11日和2月24日兩批,共362人,總共黃石加武漢的醫療隊員2820人,有20幾支醫療隊。所有的隊員根據國家聯防聯控機製選派調派的要求,我們首先在江蘇派出選人時要求比較高,幾乎按照要求都是高配,比如他要副高,我們配的是正高,我們隊員當中有一部分是院領導、科主任這樣一些業務骨幹。我們到了武漢、到了黃石之後,根據當地的工作需要,我們組隊形成每一支分隊或者是醫療隊,和當地對接好。比如在黃石,我們8家定點醫院、362個人分成了20幾個醫療組,選派了32位同誌擔任黃石市各家醫院的副院長、第一書記、科主任、護士長,跟他們的醫務人員共同工作。從組織構架上,把我們派出去的這些人協調好。
另外是加強組織管理。他說,我們的人員嚴格培訓考核上崗,在上崗過程中,院感的同誌監督上崗過程,保證他們的安全。這次去前方,就是到前線去打仗的心情,每一位同誌,包括我們這些領隊,都是一種強烈的要去打仗、要完成任務並且把隊員平安帶回的心情。到黃石之後,2月17日,湖北省召開的黃石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我曾經借用了一首江蘇醫療隊員家人寫給他的一句話,叫做“衣白褂、破樓蘭、赤子切記平安還”,我們就是帶著這種一定要完成任務,一定要平安回家的雙重任務和壓力,來保證自己的信心、組織構架,發揮每個人的專業特長來完成我們的醫療任務。
除了組織管理之外,他提到,我們也有很多落實中央的27條對醫務人員關心的各種各樣的措施,江蘇出台了很多措施關心我們在前方的醫務人員。我再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江蘇前方指揮部對我們隊員的關心。我們在湖北武漢和黃石工作醫療隊員專門設計了一個為醫療隊員用的隊標,大家都知道,醫護人員進隔離病房是要穿上防護服、隔離服,戴上口罩,兩層口罩,還有麵屏、護目鏡,幾乎認不出來誰是誰,因為剛到的時候,很多同誌互相都是不認識的,來自不同的醫院、不同的科室,所以我們有個習慣,都在防護服上寫上名字。後來前方指揮部覺得這樣不方便、不統一,江蘇專門設計了這樣一個隊標。從這個隊標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蘇”,江蘇的蘇,一顆愛心,用江蘇整體的力量。除了愛心和蘇以外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力量的力,蘇字的兩點,這是江蘇的地圖和湖北的地圖,我在黃石,和黃石的醫務人員和醫療隊員在溝通解釋這個隊標時能感受到,很多黃石的隊員聽到我們這麼用心把江蘇和湖北的地圖放在我們這個隊標上,真的是流下眼淚。
他認為,“所有的這些人文關懷,對隊員的關懷也是凝聚大家的力量,讓大家在抗疫的戰爭中發揮每個人的技術力量,更是用他的心、情懷,用心用情去支援,去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