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通常被認為是在基因組中固定下來的,不過有幾項證據表明它易受環境調節的影響,可能產生長期後果。胚胎生殖係由於具有代際表觀遺傳效應的潛力而受到特別關注。
哺乳動物生殖係經曆廣泛的DNA去甲基化,這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連續細胞分裂對甲基化進行被動稀釋而發生,並且伴隨著TET酶對活性DNA的去甲基化。人們已發現TET酶活性受到諸如維生素C之類的營養物和代謝物的調節。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母體維生素C是小鼠模型中的正確DNA去甲基化和雌性胎兒生殖細胞產生所必需的。母體維生素C缺乏並不影響整體胚胎發育,但會導致生殖細胞數量減少、減數分裂延遲和成年後代的生殖力下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9月12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aternal vitamin C regulates reprogramming of DNA methylation and germline development”。
來自缺乏維生素C的胚胎的生殖細胞的轉錄組與攜帶Tet1無效突變的胚胎的轉錄組非常相似。維生素C缺乏導致異常的DNA甲基化譜,包括減數分裂和轉座因子的關鍵調節因子的不完全去甲基化。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妊娠期間維生素C缺乏部分地再現了TET1丟失,並為根據環境條件調整生育力提供了一種潛在的代際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