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於小鼠的研究的結果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研究結果表明,失眠可能會影響肝髒產生葡萄糖和加工胰島素的能力,增加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如肝髒脂肪變性(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
失眠,過度飲食,運動不足等和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有關。然而,來自日本東寶大學醫學研究院的一組研究人員解釋說,“葡萄糖不耐受是由於食物攝入量或能量消耗的變化還是失眠本身的變化所導致的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研究了兩組經過不同處理的小鼠:一組每晚保持清醒6小時(“強製失眠”),同時允許對照組按照需要睡覺。研究小組提供了無限製的高脂肪食物和糖水模擬生活方式相關的食物選擇,在睡眠/覺醒期間,動物的身體活動強度有限。
研究人員在試驗期後立即測量了肝髒的葡萄糖水平和脂肪含量。在一次六小時的清醒過程後,強製性失眠組的血糖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在單次喚醒期後,強製性失眠組中甘油三酯(脂肪)水平和肝髒中葡萄糖的產生也增加。升高的肝髒甘油三酯與胰島素抵抗或身體無法正確處理胰島素有關。此外,缺乏睡眠改變了強製性失眠組中調節肝髒代謝的酶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