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無意識偏見"

作者:朱明輝 譯 梁誌欣 校 來源: 英國醫學雜誌中文版 日期:17-11-15

        Abi Rimmer報道:皇家外科學院發布了如何避免無意識偏見影響醫生工作和同事之間交流的指南。

        每個人都會帶有偏見,其中有些能夠被人們意識到,而另一些則很難被人們察覺。就在本月,皇家外科學院發布了一份指南,旨在指導醫生們如何避免"無意識偏見"的發生。

        指南作者、皇家外科學院理事會成員Scarlett McNally表示,人們常常在第一次見麵時就很自然地把對方歸入"某一類人" 。"我們這麼做是錯誤的,往往沒有經過思考,是無意識的。這也沒有什麼,這是人類的本性。" McNally說,"但是問題在於,我們對此要做些什麼。"

        這份指南不僅告訴醫生們,避免"無意識偏見"能夠如何幫助醫生們減少欺淩行為,還對委員會招募員工過程中如何消除"無意識偏見"提出了建議。同時,導師和管理者們也能夠從中獲益。不僅如此,它還為帶教醫師和學員提供了特別的信息,以及如何在外科環境中正確行事提供了建議。

        人們常常在第一次見麵時就很自然地把對方歸入"某一類人" 。

        盡管McNally強調,這份指南對於所有醫學專業的人士來說都是適用的,然而,外科醫生的工作方式意味著他們往往不太有時間停下來關注自己的行為。

        "當你為某些事東奔西跑,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那些關注你的人往往並不了解你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McNally說,"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停下來,退後一步並想一想:'從別人的角度來看我的行為是什麼樣的?’你要強迫自己慢下來,和周圍的人打招呼,並且看清楚他們從哪兒來。"

        她還補充道: "作為外科大夫,我們通常做不到那麼好,因為幹這行的人往往競爭欲強,每天從早忙到晚,且活力四射。"

        McNally表示,雖然這份指南不是專門為帶教醫師和學員而寫的,但是懂得如何避免"無意識偏見" ,對他們雙方的教學關係都是有好處的,可以避免有同事感覺被欺淩或是私下被刁難,以至於怨聲載道的狀況發生。

        McNally提醒道: "不好的帶教醫師並不是壞人,事實上,在好的帶教醫師成長起來的那個年代,當學員遲到時,進行說教、叫嚷或發怒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實際上,你需要做的是讓學員們明確哪些事情是重要的,比方說,向他們表明'我們需要準時開始,如果你不能夠準時開始的話,那麼我們要嚴肅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明確哪些是做這項工作所必須的,然後讓每個人在這些方麵更好地去表現,而不應該像過去那樣責罵他們,對他們發火。" McNally說。

        她還表示,盡管做起來很困難,醫生應該努力和來自不同背景的同事、學員們搞好關係,這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學員來自於不同的地方,你應該更加努力推動和維係你們的關係,因為你們的處事標準和做事方式都不一樣。"

        "你更應該專注於需要達到的目標和完成的任務,以及希望構建怎樣的框架才能從崗位培訓中得到更多的獲益。在過去,因為大家具有很多相似的背景,彼此間的理解要比現在更好一些。"

        McNally表示,在英國,醫院內欺淩事件的發生率要遠低於世界上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盡管如此,她在指南裏仍提出了一些建議,來更好地杜絕醫院欺淩事件的發生。"問題主要在於,有些學員可能會認為某人的行為在針對他,但實際上這個人的行為可能一直都很唐突無禮,這並不是故意針對他一個人的。"

        "因此,每個人在做事前應該停下來想一想,要意識到我們有些時候是帶著無意識偏見在做事情,而不是他們所認為的那個處於良好狀態、放鬆的、冷靜的、明智的、積極的自己。" McNally總結道。

關鍵字:人際關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