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像你想的那麼厲害嗎?看完也許會鬆口氣

作者:佚名 來源:搜狐健康 日期:17-08-20

        垂體瘤不同於我們一般意義的腦瘤,它是良性的,很多人覺得垂體瘤對人們危害很大,非常厲害?那麼今天看了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張治國教授下麵的介紹,也許你會鬆口氣。

        垂體瘤是源於垂體前葉和後葉以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的腫瘤,屬於良性腺瘤,是最常見的鞍區病變,約占顱內腫瘤的8%-15%。垂體瘤常具有內分泌腺功能,可造成多種內分泌功能異常。

        垂體瘤常有以下臨床表現:(出現這些症狀,就要注意了)內分泌表現:

        不同類型垂體腺瘤的可能會表現為肢端肥大症、閉經、泌乳、不育、頭痛、性欲減退等症狀。

        視力視野障礙表現

        早期垂體腺瘤症狀常不明顯。隨著腫瘤體積增大,向上伸展,壓迫視交叉,可出現視野缺損,外上象限首先受累,漸漸缺損可擴大至雙顳側偏盲。如治療不及時,視野缺損擴大同時可伴有視力減退,最終出現全盲。如果腫瘤偏於一側,可致單眼偏盲或失明。

        其他神經體征

        根據腫瘤生長的方向不同,可導致不同的臨床表現。腫瘤向後上生長壓迫垂體柄或下丘腦,可致多飲多尿;向側方可綿竇生長侵犯,則出現動眼神經或外展神經麻痹;如果腫瘤突破鞍隔再向上生長致額葉腹側部,可出現精神症狀;如果腫瘤向後上生長壓迫第三腦室前部和室間孔,造成梗阻性腦積水後則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症狀;如果腫瘤向後生長,可壓迫腦幹致昏迷、癱瘓等。

        瘤卒中表現

        腫瘤在生長過程中由於血管供應差或腫瘤血管的異常生長,可出現腫瘤出血,瘤體組織的壞死,造成瘤體體積迅速增大,若是腫瘤包膜破裂,會有劇烈的頭痛、惡心嘔吐甚至失明、昏迷,需要外科急診手術處理。

        垂體瘤的診斷

        多數垂體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早期臨床表現常不明顯,但垂體激素水平已發生改變,一些垂體瘤病例單純靠內分泌檢測即可做確診。

        另外,通過一些影像學檢查可以使診斷更為明確,目前比較推薦的是MRI,MRI可以清楚地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位置,與周圍結構的關係。隨著3.0T的高清MRI普及, 即使2~3毫米的微腺瘤也可以顯示清晰顯示。

        垂體瘤的治療不一定非要開顱手術!

        張治國教授解釋:目前垂體瘤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絕大多數垂體瘤首選手術治療,手術已較成熟,其中以經鼻蝶內鏡手術最為常見。

        對於較為複雜的垂體瘤可考慮開顱手術或經鼻蝶手術。放射性治療常作為手術的輔助治療,控製腫瘤生長和恢複激素水平。藥物治療主要針對泌乳素分泌型垂體腫瘤。

關鍵字:垂體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