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醫療技術水平差距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一直非常敏感,業內人士都知道,近年來中國醫療軟硬件設施都得到了大幅提高,手術機器人都大有普及之勢,國外最先進的手術國內也很快就會跟進。
然而提到一個領域,中國醫療界人士不得不感歎,中美醫療差距之大!
據中國日間手術聯盟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院長聞大翔舉自己朋友的例子介紹,以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巴恩斯猶太醫院為例,一一位92歲的患者上午做過髖關節置換手術,當天下午,麻醉科劉前進教授和手術醫師經過評估後通知患者晚上就可以出院了。而且,這家醫院近70%的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都可以在手術當天或第二天出院。
您沒看錯,就是髖關節置換手術,在美國是日間手術!而據聞大翔介紹,同樣的手術,在醫療水平領先全國的上海市,三級醫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是12天!
不僅如此,據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醫生介紹,日間手術中心是國際上的一個趨勢,在美國有 70% 的手術是在日間手術中心完成的,而中國似乎連 10% 都不到。
差距意味著什麼?當然是機遇。那麼,首先是誰的機遇呢?當然是一些較早意識到巨大差距和機遇的三級醫院。
以領跑全國日間手術中心建設的上海仁濟醫院為例,據《看醫界》了解,早在2006年就在泌尿外科建日間手術試點,2007年更是創建獨立的日間手術病房,到了2012年,仁濟醫院把開辟了整樓層的日間手術室,並成立了專門的日間手術管理中心。
如今,作為百年老院,仁濟醫院在日間手術領域不僅連年穩座上海灘三甲醫院排名頭把交椅,2015年手術量突破9萬例,全院平均住院天數降至6.7天,而且三四級手術比例較高,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響當當的,因此,日間手術的“仁濟標準”正在走向全國。
大家都知道,在分級診療改革的大背景下,三級醫院被逼著控製床位規模,醫保逼著降低住院天數,像仁濟醫院這樣,何愁病床周轉率低,何愁病床不夠?
那麼,日間手術浪潮還將帶來哪些巨大機遇呢?
張強醫生向《看醫界》表示,在美國, 90%的日間手術中心大股東是誰呢?就是醫生集團!
並預測,未來中國的日間手術中心將主要由醫生們來主導。“因為醫生們知道哪些手術可以搞日間手術,這是國際的趨勢!”
那麼,也就是說,私立日間手術中心建設大潮正在湧來,廣大外科醫生必然近水樓台先得月,成立醫生集團並創建日間手術中心。
以張強醫生集團為例,高達95%的手術都是日間手術,更是快速布局日間手術中心,杭州思俊外科診所近日裝修完畢,剛剛拿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包括知名膽石病專家胡海、疝外科醫生鮑宇克等在內的多個專家團隊宣布聯合入駐。
此外,張強醫生集團北京、昆明外科診所都在籌備建設中。
據從《看醫界》舉辦的連續兩屆中國醫生集團實戰訓練營獲悉,目前不少外科醫生在籌建醫生集團,並計劃創建日間手術中心。
可見,伴隨著醫生集團大潮的來襲,未來將會有醫生主導的大批私立日間手術中心湧現。
不僅如此, 據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副院長丁罡介紹,高端私立醫療機構平台化是一大趨勢,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為例,正在打造醫生集團孵化器,為醫生集團提供日間手術中心合作平台,讓醫生們實現輕資產創業。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日間手術中心建設大潮的推進,中美醫療在日間手術領域的差距將逐步縮小,在這一進程中,必將伴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醫生的解放……醫生、醫院、患者等將有望實現多方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