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鞘阻滯臨床應用進展

作者:佚名 來源:國際麻醉學與複蘇雜誌 日期:17-04-12

        腹直肌鞘阻滯(rectussheathblock,RSB)是將局部麻醉藥注人腹直肌與腹直肌後鞘之間,阻滯走行於兩者之間的神經,為正中前腹壁切口的腹膜、肌肉、皮膚提供鎮痛的技術。1899年,Schleich首次將其應用於鬆弛成年人前腹壁。1996年,Ferguson等將其用於小兒疝修補術鎮痛,但由於盲穿時易出現並發症,臨床應用有限。2006年,Willschke等率先提出在超聲引導下行RSB。近年來隨著超聲設備的發展和穿刺技術的成熟,RSB在臨床多模型鎮痛中受到重視。現就RSB的臨床應用進展作一綜述。

1

        腹直肌位於腹正中線兩側,由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鞘前層由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和腹外斜肌腱膜融合而成,後層由腹橫肌腱膜和腹內斜肌腱膜的後層融合而成,深麵是腹橫筋膜。T6~T11肋間神經、肋下神經前皮支在腹內斜肌和腹橫肌之間斜向內下,走行於腹直肌與腹直肌後鞘之間,穿腹直肌和腹直肌前鞘分布於腹前壁,支配相應區域的皮膚、肌肉和壁層腹膜。

2

        2.1盲探穿刺

        從腹直肌外側緣進針(因支配腹壁的神經從兩側入腹直肌鞘),穿刺針刺破皮膚後,達到腹直肌前鞘時會有阻力感,刺破前鞘後會有落空感,繼續在腹直肌內進針,當遇到第2次阻力時表明達到腹直肌後鞘,回抽無血後注藥。

        2.2直視下穿刺

        關腹時,在直視下,外科醫師將局部麻醉藥直接注入至腹直肌與腹直肌後鞘之間。

        2.3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

        麻醉誘導後,在超聲下實行雙側RSB,在超聲下依次為高回聲的腹直肌前鞘、低回聲的腹直肌、高回聲的腹直肌後鞘、高回聲的腹膜、蠕動的高回聲的腸管。旁氏狀麵上,腹直肌下麵的腹橫肌健膜和腹橫筋膜呈雙強回聲。用10~13MHz線性探頭,采用彩色多普勒模式辨認腹壁動脈。在臍外側水平,采用平麵內進針,進針點距超聲探頭1~2 cm,進針角度為45°,進針方向由外向內,於腹直肌外側進針,依次穿過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前鞘、腹直肌,針尖位置位於腹直肌與腹直肌鞘之間,藥物一般注射於腹直肌後鞘中部靠外的位置,注藥後可見腹直肌與腹直肌後鞘分離,也可先注射生理鹽水,待腹直肌與腹直肌後鞘分離後,再注射局部麻醉藥。肥胖者可采用平麵外進針,因操作過程中針尖的位置可能無法確定,可注射少量局部麻醉藥或生理鹽水確定。也可以選擇在臍內側水平處進針,進針方向由內向外。

        在超聲引導下,將導管置入腹直肌與後鞘之間,對於成年人來說,留管5~7 cm,每隔6~8h20ml0.25%布比卡因通過每側的導管注入,導管可保留2~4d。也可選擇20ml0.2%羅呱卡因通過每側導管注入,以後每4h重複1次。

3

        臨床上RSB的用藥濃度、劑量等大不相同,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最佳的用藥濃度和劑量。下麵介紹幾例:①Hadzic介紹0.5%羅呱卡因每側10ml足以完成成年人阻滯,對於兒童來說,每側0.1ml/kg可完成有效阻滯。②田玉科應用濃度0.5%的羅呱卡因,每個阻滯點5~10ml。③Murouchi等應用0.5%羅呢卡因每側15ml。④Manassero等應用每側0.375%布比卡因20ml+0.1mg腎上腺素,完成臍疝患者的神經阻滯。⑤Bashandy和Elkholy用0.25%布比卡因每側20ml。

4

        Murouchi等對腹腔鏡卵巢手術患者進行雙側RSB和腹橫肌平麵阻滯(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block,TAPB)(0.5%羅呱卡因每側15ml),於阻滯後10、20、30、45、60、90min測動脈血漿藥物濃度,對比發現,TAPB組動脈血漿藥物峰濃度的時間為(35±12)min、峰濃度為(1.83±0.41)mg/L,RSB組動脈血漿藥物峰濃度的時間為(53±16)min,峰濃度為(1.79±0.33)mg/L,TAPB組動脈血漿藥物峰濃度

        出現時間比RSB組提前,但兩者藥物峰濃度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TAPB組平均鎮痛時間[(421(335~536)min)]長於RSB組[196(168~277)min]。此文獻中RSB組的鎮痛時間短於TAPB組,原因探討如下:①藥物的吸收不僅來自於血管,還來自於肌肉結締組織,這兩種阻滯方法解剖基礎不同。②不同入路影響藥物的吸收、擴散速度和血漿藥物峰濃度。在此實驗中,Murouchi選擇低位肋緣下的TAPB和臍外側水平人路的RSB進行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缺乏不同人路的TAPB和RSB對比實驗。在臨床工作中,還未確定行RSB的最佳入路,在以後的臨床實驗中,我們可以探討RSB的不同入路對比試驗,比較藥物峰濃度和時間,探討各個入路的優缺點。

5

        5.1腹部手術多模式鎮痛的有效組成成分

        胃腸切除術、膀胱癌根治術、全子宮切除術、單切口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腹腔鏡腹股溝斜疝、腹腔鏡卵巢切除術。大量文獻證明,RSB作為腹部手術多模式鎮痛的有效組成成分,優勢如下:①減少阿片類藥物的用量及其相關副作用的發生;②提高鎮痛效果,減輕術後早期疼痛;③平麵內血管少,加腎上腺素,減少藥物的吸收速度,延長鎮痛時間;④避免硬膜外鎮痛引起的BP下降、運動阻滯,早期運動,降低血栓發生率和肺部感染率;⑤凝血功能障礙、膿毒症、脊柱畸形等硬膜外鎮痛禁忌者,硬膜外阻滯失敗者,RSB可作為替代療法;⑥腹腔鏡轉為開腹手術,關腹前由外科醫師進行RSB;⑦有助於腸功能的早期恢複;⑧良好的術後鎮痛,有利於患者快速康複。

        有研究表明,在腹式全子宮切除中,RSB阻滯組切皮前後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較少,術中阿片類藥物、肌鬆藥用量及術後24h患者靜脈自控鎮痛藥物用量明顯少於單純全身麻醉組。Wilkinson等對132例腹部正中切口的患者進行胸段硬膜外阻滯並置管和RSB並置管進行比較,根據術後疼痛評分、阿片類藥物補充、運動功能恢複、並發症、成本效益等,探討RSB是否可替代硬膜外阻滯,文中並沒有明確RSB是否可替代硬膜外阻滯,還需要大樣本的對比實驗來明確RSB在腹部正中切口手術術後鎮痛的有效性、能否替代硬膜外阻滯。

        5.2嬰幼兒腹部手術

        研究表明在經腹直肌切口的腹部手術中,RSB組比切口局部麻醉藥浸潤組具有更好的術後鎮痛效果。Rajwani等對36篇文章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在嬰幼兒臍疝手術中,RSB者比直接傷口浸潤麻醉者,在術後早期具有更好的鎮痛效果和較少的阿片類藥物消耗。

        5.3成年人臍痛手術

        RSB可單獨用於臍疝修補術的麻醉。Manassero等對30例成年人臍疝患者在超聲引導下行RSB(每側0.375%布比卡因20ml+0.1mg腎上腺素),53.3%患者麻醉效果完善,剩餘患者僅需要在切口處進行局部麻醉,便可完成手術。所有患者均不需全身麻醉。牽引和在深部組織進行操作引起的疼痛(疝囊和大網膜不由肋間神經支配)予靜脈輸注瑞芬太尼0.03μg·kg-1·min-1鎮痛。在硬膜外和全身麻醉高危患者中,RSB可作為臍疝修補術的麻醉方法,避免此類患者的麻醉風險。要想取得完善的麻醉效果,局部麻醉藥推薦擴散範圍為T9~T11。擴散範圍不足者,效果欠佳,但並未對超出範圍者另作效果評價。麻醉效果欠佳者可能由於局部麻醉藥的肌內注射,影響了擴散平麵(為減少肌內注射,可采用水分離試驗來明確針的位置);也可能由於解剖變異所致,Courreges等報道,30%的患者肋間神經走行於腹直肌和腹直肌前鞘,並未走行於腹直肌和腹直肌後鞘之間。對於此類患者,聯合腹橫肌平麵阻滯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完善的阻滯效果,完善的阻滯率是多少,還有待於探討。

6

        進行穿刺時針的位置比較靠近腹膜和腹壁動脈,盲穿時有誤穿腹膜和血管的危險,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避免了此類風險的發生。

7

        硬膜外阻滯是腹部手術術後鎮痛的金標準,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行硬膜外穿刺,阿片類靜脈鎮痛藥,存在術後惡心嘔吐、腸梗阻等並發症。腹橫肌平麵阻滯要想取得完全的阻滯效果需要多點注射,增加了誤穿等並發症的發生率和局部麻醉藥中毒的風險。RSB作為多模式鎮痛的有效組成成分之一,可提高患者的鎮痛滿意度,減少術後阿片類藥物的應用降低其並發症。超聲的應用使組織解剖結構視覺化,可明確進針方向和位置,明確局部麻醉藥的擴散,避免神經血管內注射。超聲的應用可降低區域阻滯的並發症,提高阻滯成功率。超聲引導下的RSB是一項簡單易學的技術,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應該將此技術應用於更多的患者,探討和改善RSB的相關內容。

關鍵字:腹直肌鞘阻滯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