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硬膜外自控鎮痛並發症的觀察及護理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4-12

        所有采取硬膜外麻醉、腰硬聯合麻醉或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的手術病人,術後硬膜外管均可連接PCEA(病人硬膜外自控鎮痛)泵。鎮痛泵內藥物配置一般以局麻藥加阿片類鎮痛藥物經生理鹽水稀釋配置。手術醫生按照手術類型及病人自身情況設定鎮痛泵參數,病人術後可根據自身疼痛情況進行自控鎮痛。

        硬膜外鎮痛將局麻藥物注入硬膜外腔,抑製交感神經係統興奮,可降低總體阿片類藥物用量,減輕胃腸道脊髓反射的抑製,副交感神經係統相對興奮,可促進胃腸蠕動恢複,在發揮鎮痛作用的同時有效地調節了細胞因子的平衡,對炎性反應的抑製作用更為有效。有研究顯示,術後PCEA鎮痛效果優於經靜脈自控鎮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病人能夠早期咳嗽和排痰,促進呼吸功能恢複防止肺部感染,能夠早期翻身、下床活動,促進胃腸道蠕動。此外,PCEA比PCIA更能有效減少術後應激,減輕神經內分泌因子釋放和免疫功能抑製,減少術後感染。

        硬膜外鎮痛的效果是持久的,但在臨床應用的過程中,會出現低血壓、惡心嘔吐、導管脫出、皮膚瘙癢、低體溫等並發症。這就要求護士加強術後鎮痛知識的宣教。密切觀察鎮痛效果,正確評估病人疼痛程度,對於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能夠及時發現,早期、正確處理。硬膜外自控鎮痛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主要用於婦產科及外科手術後鎮痛的新技術,我國現在已經廣泛應用到剖宮產、婦科、早期帶狀皰疹、頑固性皰疹、癌症根治術、經腔鏡手術、骨科等手術中,而對於該鎮痛方法引起並發症的護理,國內文獻僅局限於剖宮產術等專科疾病的護理。

        本文對手術行硬膜外自控鎮痛措施後可能出現的各種並發症提出全麵的臨床護理對策,旨在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提高病人的手術質量,使病人病狀能在不同時間不同程度的減輕,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對臨床治療產生重要意義和作用。

 

1.鎮痛效果不佳的護理

        選取正確的評價方法評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對於鎮痛效果不佳的病人,檢查其鎮痛導管是否打折、脫出,PCEA泵運行狀態是否正常,測試阻滯平麵,導管脫出者,應放棄硬膜外鎮痛,征求病人及家屬意見,改用其他鎮痛方式。對於導管位置正常,鎮痛泵運行正常的情況下發生的鎮痛效果不佳者,應請示麻醉醫生,適當調節鎮痛參數,半小時後,再次評估病人,必要時改為PCIA(靜脈自控鎮痛)。

2.胃腸道症狀的護理

        惡心、嘔吐、腹脹是PCEA較常見的並發症,首先要對病人進行心理安慰,正確判斷並向病人解釋可能出現該症狀的原因,囑病人去枕平臥將頭偏向一側,以免發生嘔吐物吸入氣道。保持病室安靜整潔,定期通風,加強口腔護理,避免口腔異味引發惡心嘔吐。另外,術後血壓過低也是發生惡心、嘔吐的原因之一,故應對病人進行血壓監測。對於能夠進食的病人,早期建議少食多餐,清淡飲食,嘔吐嚴重者,給予鎮吐藥物,也可以在術前預防性應用安定類藥物和H2受體阻滯劑,有助於降低胃腸道不良反應症狀。用藥後不見好轉者,可暫停PCEA鎮痛觀察。腹脹多是因為胃腸脹氣導致,術後6h應鼓勵並協助病人翻身,每兩小時一次,盡早活動、咳嗽反射也可以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早期恢複。

3.低血壓及呼吸抑製的護理

        血容量降低是導致術後使用PCEA病人低血壓的最主要原因,當血壓較基礎血壓下降20%時,應暫時使用鎮痛藥,加快輸液速度,若持續下降,應給與升壓藥物糾正,同時注意排除術後出血導致的血壓下降。另外,阿片類藥物可通過內源性組胺釋放作用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從而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因此,護士應告知術後使用PCEA的病人,嚴格遵守下床活動三部曲,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對於術後呼吸功能障礙的病人,注意觀察病人的呼吸頻率及幅度,可適當降低鎮痛藥物的濃度,減慢注入速度,持續吸氧,持續監護血氧飽和度。

4.下肢麻木的護理

        PCEA病人術後可出現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及感覺障礙,但不伴有活動障礙,一般可不做處理,待症狀自行消失,但應對病人做好解釋,消除疑慮,另外囑病房護士及家屬加強看護,防止摔倒,禁止在下肢使用暖水袋、熱水瓶等,防止發生燙傷。

5.尿瀦留的護理

        一般出現於低位硬膜外麻醉病人,術後PCEA鎮痛阻滯運動神經纖維,影響膀胱逼尿肌的正常功能,還有一部分病人存在個體差異及心理因素等問題,從而發生尿瀦留。護士應正確評估病人的情況,給與其適當的心理護理,消除顧慮,鼓勵自行排尿,也可以囑家屬使用誘導排尿的方法,必要時可以熱敷下腹部促進排尿功能的恢複。據研究,術後使用PCEA的病人,最佳排尿時間為術後3~5h。因此,對於久未排尿者,可考慮留置導尿管。

6.導管脫出,穿刺部位滲液、紅腫或化膿的護理

        導管脫出是PCEA麵臨的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較多的留置硬膜外導管病人會出現該問題。護理中應在PCEA當天即隨訪,向病人及家屬宣教留置硬膜外導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防止體位變換時發生脫管現象。留置導管期間,每日對穿刺部位進行碘伏消毒,重新覆蓋無菌貼膜,並在貼膜內部襯以小塊無菌紗布,即透氣又可以吸收少量滲液,消毒後妥善固定導管,盡量選擇防過敏膠布,避免發生黏貼部位皮膚的不適。

7.低體溫的護理

        PCEA鎮痛時,由於阻滯區域的血管不能發生代償性收縮,削弱了機體對寒冷的血管收縮性防禦反應,因此,體熱迅速通過傳導的方式由深部向外周傳遞,這種熱量的重新分布使深部體溫下降,從而導致低體溫及寒戰。因此,應定期監測體溫,對於體溫低於36℃的病人,積極采取加強覆蓋,升高室溫,使用輸液加溫器等保溫等措施,降低術後寒戰發生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8.其他

        對於術後硬膜外自控鎮痛病人,還可出現嗜睡、皮膚瘙癢、褥瘡等並發症。對於使用麻醉性鎮痛藥物的病人,會出現嗜睡現象。護士應正確評估病人的意識狀態,通知麻醉醫生適當調節鎮痛藥物的劑量,加強生命體征的觀察。阿片類藥物引起的皮膚瘙癢比較常見,告知病人瘙癢症狀一般1~2天會消失,嚴重者可給與抗組胺藥物治療。對於術後長期臥床的病人注意防止壓瘡的發生,告知病人帶鎮痛泵的目的就是鼓勵其在不痛的基礎上多翻身,早活動,避免壓瘡的發生,另外,保持床單及病人衣物的整潔幹燥也是很有必要的。

        PCEA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最大限度的減輕了病人術後疼痛的問題,促進病人早期活動,減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發生。同時減少術後病人體內的兒茶酚胺和其他應激性激素的釋放,有利於降低心率,防止術後高血壓,減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對病人的心功能提供了極大地保護。

        PCEA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效果顯著,在增加病人舒適度的同時,提高了醫院的服務水平及病人滿意度。完善的術後疼痛管理能夠減少甚至杜絕術後鎮痛並發症的發生,所以,護理工作者應該主動了解鎮痛藥物的相關藥理知識及不良反應,了解鎮痛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並發症的原因及處理措施,同時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指導,從而提高護理質量,使病人安全、舒適、無痛、滿意地度過圍手術期。

關鍵字:膜外自控鎮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