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25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暨2015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年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報上期介紹了慢性乙肝、丙型肝炎和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及專家解讀,本期將刊登大會特邀報告、中國首個病毒性肝炎診療現狀調查結果,以及其餘五部指南和共識推薦意見及專家解讀。
研究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肝病患者超過13億,其中歐美患者大於5億、中國患者超過4億(表)。與世界範圍及歐美國家的肝病流行病學情況對比顯示,中國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人數很多,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數或占全世界1/3以上。
我國五大肝髒疾病負擔
乙型病毒性肝炎我國自1992年乙肝疫苗接種以來,乙肝表麵抗原(HBsAg)陽性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在控製我國乙肝流行方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HBV感染者的絕對數仍然很大,防控任務依然艱巨。
近期《柳葉刀?感染病學》雜誌發表的中國21~49歲農村男性(納入人群為200多萬)HBV感染情況調查顯示,不同地區的農村男性的HBsAg和乙肝核心抗體(抗-HBc)陽性率存在差異,以30~39歲年齡段的地區差異最大。
今年7月發布的2014年全國1~29歲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不同年齡組人群HBsAg流行率為:1~4歲為0.32%,5~14歲0.94%,15~29歲4.38%;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HBsAg流行率存在差異、城市和農村HBsAg流行率存在差異。
丙型肝炎2006年中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9歲人群抗-丙肝病毒(HCV)陽性率為0.43%,男性和女性分別為0.46%和0.40%;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抗-HCV陽性率分別為0.27%、0.54%和0.4%,北方、南方地區的抗-HCV陽性率分別為0.53%和0.29%。中國獻血人群中抗-HCV陽性率2%~2.9%。
NAFLD中國大型社區調查中成人NAFLD患病率為11.5%~36.5%,其中北京市患病率為31.3%,上海市患病率為29.2%(2013,其2011年為23.3%、2005年為15.4%)。中國醫院體檢人群(>1000人)中成人NAFLD患病率是6.5%~49.4%,其中北京市為38.2%(2011年)、上海市38.2%(2012年)。
肝硬化CHIRA初步抽樣分析結果顯示,肝硬化患者病因構成為:病毒性肝硬化占66.5%(乙肝占61.9%)、酒精性肝硬化占21.1%、脂肪性肝硬化占7.4%、免疫性肝硬化占2.9%、原發性膽汁肝硬化占7%、藥物性肝硬化占1.7%、營養性肝硬化占1.7%、血吸蟲肝硬化占0.9%。
肝癌2015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中國女性肝癌發病率>6.4/10萬人口、男性肝癌發病率為12.7/10萬人口;肝癌相關死亡率為10.7/10萬人口(美國為2.3/10萬人口)。慢性乙肝是肝癌首要病因(占78.94%),其他導致肝癌的慢性肝髒疾病分別為慢性丙型肝炎(占7.03%)、酒精性肝硬化(占2.92%)、脂肪肝(占1.6%)、血吸蟲肝硬化(占0.04%)。
小結
病毒性肝炎,特別是乙型肝炎仍為中國慢性肝病和終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導致的肝硬化日益增多。脂肪性肝病發病率顯著增加,為今後終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及其相關終末期肝病預防和治療的研究已有顯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