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王憲波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齡、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和乙肝病毒載量水平進行評分,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風險預警模型,可識別高風險患者;通過早期預警,在患者出現肝衰竭病變趨勢時給予積極處理,可降低死亡率。相關論文近日在《世界胃腸病學雜誌》上在線發表。
據介紹,ACLF發病急,進展迅速,短期死亡率高。此次研究通過對1457名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急性加重期組患者ACLF發生率明顯高於非急性加重期組(13.6%vs0.4%),明確了急性加重期患者為ACLF高風險人群。研究篩選出與ACLF相關的4個獨立危險因素:年齡40歲及以上,總膽紅素水平至少171微摩爾/升,凝血酶原活動度40%~60%,乙肝病毒載量水平大於107拷貝/毫升。
為建立風險預測模型,1457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推導或驗證隊列。研究人員根據上述4個指標總結出風險點,並給出不同的風險評分。在所有研究對象中,高風險組患者8周ACLF的發生率和ACLF相關性死亡率均明顯高於低風險組患者。
王憲波說,目前,國內外對於ACLF的研究較多集中在預後領域,缺乏可早期預示該疾病發生、發展的敏感、可靠和係統指標,亦缺乏有效的ACLF早期預警評分係統。他表示,雖然該研究結果需要進一步在大樣本、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中進行驗證,但該模型可成為識別ACLF高風險患者、指導監測和治療方案的一種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