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網絡

作者:亞太肝病研究學會候任主席、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委、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侯金林教授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07-23

        

侯金林 教授

       HBV感染和治療現狀  在全世界範圍內,慢性HBV感染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06年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全國人群的慢性HBV感染率為7.18%(<5歲為0.96%),屬於中度流行區。此外,根據我國9家中心1096例慢性HBV感染者的分析數據,主要為B、C和D基因型HBV感染,各個地區的基因型分布存在差異,並且基因型重組的流行率較高。

        關於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療目標,各大國際指南的推薦意見非常一致,均為通過預防疾病進展至肝硬化、終末期肝病、肝細胞癌(HCC)及死亡,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目前批準用於治療CHB的核苷(酸)類似物(NUC)中,恩替卡韋(ETV)和替諾福韋酯(TDF)為推薦的一線強效抗病毒藥物,然而,我國最近才批準TDF用於治療HBV的適應證,尚未納入醫療保險目錄,藥物費用高昂,低收入人群難以承受。我國仍然普遍應用低基因屏障藥物,發生部分病毒學應答和耐藥的風險較高。

        研究經費資助係統  2008年科技部傳染病重大專項發布:總預算160億人民幣,用於肝炎和其他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國肝病研究(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投入大幅度增加,肝病相關基金經費從2010年14.9億增至2013年35.2億。

        中國內地發表的國際論文大幅度增加,引用率提高。2013年,中國內地學者在《肝髒病學》(Hepatology)發表原創研究46篇,僅次於美國學者。

        臨床研究網絡  該網絡由全國24家中心參加,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多項隨機臨床試驗(RCT)和現實隊列研究。建立了大型樣本庫,包括RCT研究中約1600例患者的係列樣本、約30000例患者的定期血液樣本、1590例患者的肝活檢樣本(850例配對肝活檢樣本)以及約1600例基因組樣本。

        已經完成幾項RCT,對重新聯合治療、應答指導治療和轉換治療等新的治療策略進行了研究。

        聯合治療策略研究表明,對於HBeAg陽性的CHB患者,與應用聚乙二醇幹擾素(PegIFN)α-2a單藥治療48周相比,無論是治療期間加用ETV還是之前先應用ETV治療,在HBeAg血清學轉換率或HBeAg轉陰率方麵,均未顯示出優勢。

        EFFORT研究表明,對應用替比夫定治療24周時病毒學應答欠佳患者,加用阿德福韋酯(ADV)可使患者獲益,抗病毒效力相加且耐藥率低。

        EXCEL研究表明,對於應用PegIFNα-2a治療未獲得早期應答(治療24周時,HBsAg<1500IU/ml和HBVDNA<105copies/ml)患者,無論是延長PegIFNα-2a治療,還是加用ADV延長治療,與應用PegIFNα-2a單藥治療48周相比,在平均HBsAg下降或HBeAg血清學轉換方麵,均未顯示出優勢。

        轉換(OSST)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應用ETV治療獲得病毒學抑製的患者,轉換至有限療程的PegIFNα-2a治療,可以使患者的HBeAg血清學轉換率和HBsAg轉陰率顯著提高。

        新的轉換(NewSwitch)研究納入應用NUC治療1~3年獲得部分應答(HBVDNA<200IU/ml和HBeAg轉陰)的HBeAg陽性CHB患者,轉換至PegIFNα-2a治療,基線時HBsAg<1500IU/ml以及PegIFNα-2a治療24周時HBsAg<200IU/ml,與治療48周時的HBsAg轉陰率有關,分別達到33.1%和48.4%。

        目前仍在進行中的REALM中國亞組研究為最大的HBV隊列(>5000例患者)應用NUC治療時間最長(至2016年12月達到10年)的研究。

        總之,已經建立的中國CHB研究網絡擁有大樣本的患者隊列和樣本庫,基於這些隊列研究,探討了新的治療策略並且確定了數種重要的生物標誌物,期待將來在肝病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麵的全球合作。

關鍵字:中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網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