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主任王紅陽院士團隊在以肝癌為主的腫瘤機製研究方麵取得明顯突破後,在肝炎—癌轉化研究方麵再次獲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主流期刊《癌細胞》《自然通訊》《肝髒病學》等。
肝癌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與肝炎高發密不可分,但對慢性肝炎發生和轉歸的分子機製認識嚴重不足,缺少有效幹預和治療手段,難以阻斷大量病患從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發展。
近5年來,這個研究所深入解析肝炎—癌轉化的分子網絡調控機製,率先提出了腸道穩態失衡在肝炎—癌轉化中的重要促進作用,發現了其中關鍵的分子紐帶;進一步明確了以巨噬細胞和星狀細胞為主的非實質細胞在肝髒慢性炎症和惡性轉化中的主導地位,闡明了以TLR通路異常活化為核心的肝髒慢性炎症調控機製;發現了上皮—間質轉化在炎癌轉化中新的分子決定機製,並實現了有效幹預;鑒定了新的肝癌起始(幹)細胞亞群,確定了炎症微環境促進肝癌起始(幹)細胞自我更新的關鍵信號通路和轉錄因子。以上鑒定的炎—癌轉化過程中新的關鍵節點分子,有的成為肝病分子分型的標誌物,有的作為新的藥靶分子進入靶向化合物篩選階段。
他們還提出了通過益生菌等保護腸道,可改善腸道穩態,抑製肝癌發生及靶向關鍵節點蛋白Gankyrin等,多途徑阻斷炎症惡變等幹預炎—癌轉化的新策略,為肝病防治與新藥研發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