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病合並肝硬化1例

作者:王紅傑 周敬敬 孫穎 等 來源:臨床肝膽病雜誌 日期:15-03-24

患者男性,31歲,主訴為“9個月間斷嘔血4次,腹部脹痛10d”。該患者曾因反複消化道出血入院,此次因腹脹明顯就診於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肝膽胰內科。

曾行胃鏡檢查提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門靜脈高壓,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脾大、門靜脈高壓”,2013年2月行脾栓塞治療(栓塞40%)。既往:兒童時期曾診斷為“腸病性肢端皮炎”;頸、軀幹部皮膚黑變14年餘,漸加重,2012年8月行頸部皮膚活組織檢查,病理診斷為“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病”,未正規治療。其父親有肝硬化病史。

入科查體:早衰麵容,重度貧血貌,毛發稀疏,牙齒脫落(圖1),鞏膜呈淡藍色,頸、胸腹部、軀幹、四肢見皮膚彌漫對稱性黑色斑片及斑疹(圖2),未見肝掌、蜘蛛痣,指(趾)甲脫失;腹膨隆,腹壁靜脈曲張明顯,移動性濁音陽性,雙下肢輕度水腫。

圖1 牙齒

圖2 腹部皮膚

圖3 皮膚病理

輔助檢查:血常規提示重度貧血(血紅蛋白42g/L),血鈉、血鈣偏低,肝功能提示白蛋白、膽堿酯酶偏低;腫瘤標誌物:癌抗原125(CA125)223.29U/ml、甲胎蛋白7.67ng/ml、性激素檢查提示孕酮及泌乳素升高而睾酮下降(經內分泌科會診後排除其相關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抗體檢測均為陰性;肝豆狀核變性及血色病相關檢查未見異常;腹水常規提示漏出液改變,紅細胞142×1010/L;全腹CT平掃提示肝硬化,腹水、脾大,考慮門靜脈高壓伴側支循環開放。該患者的皮膚活組織病理檢查結果為:棘層萎縮變薄,真皮淺中層血管周圍中等量淋巴細胞浸潤伴大量嗜色素細胞(圖3)。

綜合病史及相關檢查:患者無病毒性肝炎病史、無長期大量飲酒史、無長期服用可致肝損害藥物史,基本可除外上述常見原因所致的肝損害,且患者臨床表現及影像學無肝髒淤血表現,基本可排除心源性因素所致肝硬化。另外患者腹水雖然為漏出液改變,但腹水中紅細胞數明顯增加,結合患者否認結核病史,且入院後行相關檢查亦未發現結核相關指標陽性,腹部CT亦未發現腹腔惡性腫瘤,因此可基本排除結核或腹腔惡性腫瘤所致腹水。

入院後臨床診斷為“肝硬化失代償期、先天性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病”,給予常規保肝、利尿等治療,患者病情好轉後出院。目前處於院外定期隨訪中,病情相對穩定。

關鍵字:肝硬化,染色體畸變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