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第二屆中國國際丙型肝炎論壇獲悉,中國丙肝感染率約為3.2%,患者數約四千萬,逾九成患者疾病晚期才去就醫。
全世界約有1.85億人感染丙肝病毒,近年來中國丙肝患者增長明顯。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魏來在論壇上說,由於丙肝尚無疫苗可供預防,且發病具有隱匿性,很多患者症狀不明顯,常規體檢中也沒有檢驗丙肝這一項,所以患者就醫時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丙肝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率大大增加。
香港程思遠肝炎研究基金會創會信托人廖家傑介紹,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療方案為聚乙二醇幹擾素、利巴韋林以及直接抗病毒藥物長達1年的聯合治療。上述三聯藥物療法療效可達56%—88%,但副作用較大,包括精神疾病和血細胞減少。對於既往抗病毒治療失敗或伴隨其它嚴重肝病的患者,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往往更重,並且病毒清除率更低。
目前,國際上有多種口服抗丙肝藥物已經獲得批準上市,更多研製中的藥物在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以及縮短療程等方麵繼續探索。廖家傑最近在香港引入一種美國全口服丙肝新藥,無需采用幹擾素就能有效治療慢性丙肝,可減低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一般治療期為8至12個星期。
與會專家介紹,丙肝可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拒絕毒品、不共用注射器,固定性伴侶、正確使用安全套,不與他人共用針具或文身、穿刺工具、剃須刀、牙刷等個人用品,都能有效預防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