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指數評估靜脈曲張破裂轉歸

作者:楊婧哲 編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4-28

  近日,韓國Kyungpook國立大學Sun Young Ahn在第47屆歐洲肝髒研究學會年會上,發表了關於ABR指數對預測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治療失敗的前瞻性驗證的演講。Sun Young Ahn指出,ABR指數可以準確地評估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早期治療轉歸。

  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具有高死亡風險。Baveno Ⅳ將ABR指數(Adjusted Blood Requirement Index,ABRI)作為一項獨立因素。在任何時間點ABRI值≥0.75就被確定為未能控製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然而, ABR指數對於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價值卻很少有研究驗證。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5天出血控製失敗與ABR指數的相關性。

  從2008年4月至2011年2月,前瞻性納入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連續患者。當內鏡檢查發現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現象時,予以內鏡帶結紮或內鏡靜脈曲張封閉術的內鏡幹預治療。ABR指數得分計算使用公式[ABR指數=輸血單位/[(終末血細胞比容-初始血細胞比容 )+0.01]。治療失敗的定義是依據除ABR指數之外的Baveno Ⅳ標準界定的。研究者通過經BavenoⅣ標準確定的治療失敗情況驗證ABR指數的預測性。

關鍵字:EASL,肝病,ABRI,肝硬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