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形成與癌細胞轉移相關

作者:小哲 摘編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12-27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肝髒外科劉文斌、許戈良等人發表論文,通過觀察三維培養條件下高、低轉移人肝癌細胞株MHCC97-H、MHCC97-L形成血管生成擬態(VM)的差異,探討VM形成與細胞外基質和粘連分子相關機製。該項研究發現,高轉移人肝癌細胞株MHCC97-H體外形成VM能力明顯較低轉移人肝癌細胞株MHCC97-L強,其原因可能與MHCC97-H差異表達某些細胞外基質和粘連分子相關基因有關。該研究發表在2011年第10卷第4期《中華消化外科雜誌》上。

  研究建立了MHCC97-H、MHCC97-L三維培養體係,倒置顯微鏡下觀察血管樣結構形成差異。以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無轉移人肝癌細胞株Hep3B及正常人肝細胞株HL-7702作對照。應用細胞外基質和粘連分子基因芯片篩選MHCC97-H和MHCC97-L中差異表達的基因,並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驗證芯片的結果。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

  結果顯示,三維培養24h,MHC097-H與MHCC97-L兩者形成的血管樣結構長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ep3B及HL-7702均不形成血管樣結構。在113個細胞外基質和粘連分子相關基因中,MHCC97-H表達較MHCC97-L上調的有7個,下調的有3個。選取差異性表達的腱糖蛋白-C和細胞外基質蛋白1經RT-PCR及Western blot驗證,結果與基因芯片結果基本一致。

  相關鏈接:基因芯片篩選人肝癌細胞株MHCC97中血管生成擬態相關基因

關鍵字:肝腫瘤,血管生成擬態,三維培養,基因芯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