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示腫瘤晚期複發危險

作者:小哲 摘編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12-20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肝髒外科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AFP/腫瘤單位體積(AFP/V)、腫瘤數目、血管侵犯是腫瘤早期複發的獨立危險因素,肝硬化程度是腫瘤晚期複發的獨立危險因素。原發性肝細胞癌(HCC)根治術後腫瘤早、晚期複發患者生存率存在差異。該研究發表在2011年第10卷第4期《中華消化外科雜誌》上。

  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收治的117例行HCC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資料,以術後2年為界,≤2年腫瘤複發為早期複發,>2年為晚期複發。分析AFP、AFP/V、腫瘤直徑、腫瘤數目、血管侵犯、腫瘤分化程度、肝硬化程度、肝功能分級、HBsAg、肝切除方式、術中輸血等因素與術後腫瘤複發的關係。

  結果顯示,117例患者中有85例出現腫瘤複發,其中早期複發59例、晚期複發26例。AFP、AFP/V、腫瘤直徑、腫瘤數目、血管侵犯、腫瘤分化程度、術中輸血是術後腫瘤早期複發的影響因素;AFP、肝硬化程度是術後腫瘤晚期複發的影響因素。AFP/V、腫瘤數目、血管侵犯是術後腫瘤早期複發的獨立危險因素;肝硬化程度是術後腫瘤晚期複發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組患者術後1、3、5年總體生存率和無瘤生存率分別為82.6%、60.8%、54.9%和65.0%、38.5%、23.1%。AFP<20μg/L、AFP/V<14 μg/(L·cm3)、AFP/V14μg/(L·cm3)的患者總體生存率和無瘤生存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腫瘤早期複發患者1、3、5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64.9%、23.0%、20.5%;腫瘤晚期複發患者1、3、5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100.0%、88.5%、72.5%,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關鏈接:原發性肝細胞癌根治術後腫瘤複發的影響因素及預後

關鍵字:肝腫瘤,肝切除術,複發,危險因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