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問題十分嚴重,目前,我國仍有9300萬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約2000萬例,提示我國慢性乙肝的防治工作仍十分艱巨。鑒於此,《中國醫學論壇報》的編輯邀請到著名的感染病學和肝病學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及肝病中心主任王貴強教授做客“專家訪談錄”,與大家探討肝病領域的熱點問題。
訪談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展開:
1、2010年歲末,我國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這部新的指南有哪些重要的更新?
2、這些更新對我國慢性乙肝的臨床工作將將帶來哪些變化,在指南推廣方麵將做哪些工作?
3、在剛剛召開的歐洲肝髒研究學(EASL)年會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如果肥胖人數等按現在的速度增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將很快成為美國的流行性疾病。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肥胖人群也迅速增多,美國的這項研究結果對我國有什麼警示意義?我國NAFLD的現狀如何?我國肝病科醫師是否要更多地開始關注NAFLD?
4、同樣是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已經有了很多的有效的藥物,那麼,在NAFLD方麵,未來幾年內是否也會出現一些治療藥物?
針對以上問題,王教授進行了詳細的解答。首先2010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在流行病學方麵有所變化,2006年全國乙肝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1-59歲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麵抗原(HBsAg)攜帶率為7.18%。在診斷方麵,加入了肝髒彈性測定這一內容。在適應症方麵,放寬了代償性肝硬化抗病毒治療的適應症;對於ALT<2×ULN,但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 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均是抗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證。另外,新指南對持續HBV DNA陽性、達不到一般適應症的治療標準進行了細化。
新指南在藥物治療方麵,繼續強調了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隻要有適應症,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並補充了我國新增的已經批準用於治療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藥物,包括聚乙二醇化重組人幹擾素α-2b和替比夫定。同時,對於核苷(酸)類似物治療、相關藥物耐藥處理以及副作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描述,包括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相關指標的檢測、預測療效、治療療程和優化治療以及治療的依從性問題等。新指南還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肝移植、肝癌患者等進行了相關方麵的規定。
新指南的相關規定和更新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更加規範化,減少了耐藥人群,使治療效果更持久和個體化。
另外,NAFLD患者在我國也有所上升,但目前還沒有針對NAFLD治療的藥物,臨床醫生可必要時進行一定的藥物幹預,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要進行一定的預防工作,如運動減肥、飲食療法等行為治療。
視頻鏈接:王貴強談肝病領域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