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激動劑吡格列酮對創傷性腦損傷後神經細胞凋亡及ICMA-1表達的影響

作者:耿一博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3-03-12

  日前,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神經外科、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重慶醫科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共同發表論文,旨在觀察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動劑吡格列酮對大鼠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後遲發性神經元死亡、細胞凋亡及細胞間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達的影響。研究指出,PPARγ激動劑吡格列酮能減少TBI後的神經細胞凋亡,保護神經元;其抑製ICAM-1的表達可能是其抑製炎症反應、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的機製之一。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28卷第10期《中華創傷雜誌》上。

  將36隻SD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假致傷組、對照組和吡格列酮治療組,每組12隻。采用改良的Feeney法製作腦創傷模型,治療組采用吡格列酮(10 mg/kg)灌胃,假致傷組和對照組用等量體積分數0.2%二甲基亞碸灌胃。致傷後48 h取腦組織,石蠟切片,分別行Nissl、TUNEL染色和ICAM -1免疫組化測定,觀察遲發性神經元死亡、神經細胞凋亡程度及ICAM-1表達。

  結果顯示,(1)治療組尼氏體脫失細胞率為(38.59±1.97)%,明顯低於對照組的(51.25±4.01)%(P<0.05),高於假致傷組的(8.65±1.23)%(P<0.01);(2)治療組神經細胞凋亡計數為31.67±4.76,明顯低於對照組45.33±4.68(P<0.05),高於假致傷組16.83±2.04(P<0.01);(3)治療組ICAM-1表達陽性細胞的平均吸光度值為0.26±0.04,明顯低於對照組0.31±0.04(P<0.05),高於假致傷組0.10±0.02(P<0.01)。

關鍵字: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腦損傷,細胞凋亡,細胞黏附分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