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患者群體與我國存在區別,即其不像我國這樣有大量的肝病患者。2008年10月,發表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上的題為《關於全球疾病負擔的10個事實》的文章中,並沒有提及肝病。但如果寫一篇《關於中國疾病負擔的10個事實》,肝病問題是必須直麵的。所有的中國醫生在麵對患者時都應該考慮:患者有沒有肝病我為患者所做的處置會不會引起或加重肝病我是肝病專科醫生嗎是否需要讓患者找肝病專科醫生就診
肝病患者希望得到肝病專科醫生的診治,也需要到綜合醫院治療。但我國的現狀是:大多數消化科醫生身兼胃腸病學專業和肝病學專業,活動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則多須到傳染病專科醫院就診,肝腫瘤患者受到肝膽外科、介入放射、介入超聲和腫瘤科等多專科的關注,肝移植術後患者的處置多由實施肝移植中心內的外科醫生進行。肝病專科醫生為數不多,係統培訓尚待完善,資格認證還屬空白。
基於我國是一個肝病大國這一“殘酷”的國情,胃腸病學與肝髒病學二者的關係應是磨合,而不是分手。消化科醫生必須擔當起對肝病患者的診療責任,重視臨床肝病學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成為名副其實的胃腸病學和肝髒病學專科醫生。要勝任肝病專科醫師,應熟悉臨床肝病學方麵的循證醫學證據,能對常見肝病作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並應具有胃腸病學專業基礎知識,最好能親自進行超聲檢查,並進行恰當的處置,包括必要時進行內鏡或超聲介入治療。
在消化科和肝病科合二為一的醫院中,有條件的單位應開設單獨的肝病病區或診區;在消化科和肝病科各自獨立的單位中,應施行醫務人員的輪轉工作製度。臨床實踐是消化科醫生提高肝病診療水平的必由之路。此外,為消化科醫生量身定製的係統、規範的臨床肝病學培訓亟待推出。
我國醫生的專業培訓、認證工作任重而道遠。綜合醫院消化科醫生臨床工作之初就必須在胃腸病學、肝髒病學和消化內鏡學科室等進行專業基礎培訓,有約十年臨床工作經驗後,再在胃腸病學、肝髒病學和消化內鏡學等領域中作出抉擇,從一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