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共識和治療程序

作者: 來源:醫師報 日期:13-01-14

  新共識在實驗室檢測部分,將“既能以IU/ml 為單位報告,也能以copies/ml 為單位”,更新為“以IU/ml 為單位報告,但可包括copies/ml”。明確指出,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檢測可應用於應答指導的治療策略,且HCV 基因型有助於確定療程。

  共識還首次指出無創性肝纖維化的診斷價值。感染預防方麵,不必要和非安全注射是目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HCV傳播的主要原因。共識特別指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並不能排除肝髒疾病的進展。治療方麵,仍提到普通幹擾素的應用,並對包括基因4、5、6 型在內的HCV 感染治療策略分別進行了描述。特拉潑維和博賽潑維在獲得批準的國家可用於初治或經治患者,其與聚乙二醇幹擾素及利巴韋林聯用可提高持續病毒學應答率。但兩者的3 級不良反應顯著,隨訪應注意皮疹、藥疹、貧血等症狀,必要時停用或減量蛋白酶抑製劑。對肝移植、慢性腎髒疾病、血友病、兒童患者、HCV/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HCV/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HCV 感染有肝外表現等的特殊人群的藥物應用均有明確的推薦。

  APASL

  Hepatol Int. 2012 年3 月1 日在線版

關鍵字:丙型肝炎,抗病毒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