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報》:本報通過官方微信在臨床醫生中展開了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醫生對該治療的顧慮為,胎兒和新生兒的安全。請談談您的觀點,研究團隊下一個研究方向是什麼?
段鍾平教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醫生不僅關心治療的有效性,還應特別注意安全性,這包括母親和嬰兒兩方麵。
過去,我們比較忽視母親服藥後的安全性,僅關注其分娩時病毒載量下降,對於停藥後帶來哪些影響、乙肝病情怎樣發展、病毒反彈情況等,過去研究資料偏少。實際上,母親安全性不僅包括孕期藥物的影響,還包括分娩後的健康狀況。
另一個是,新生兒安全。目前發表研究的隨訪時間是7 個月,結果顯示藥物安全性良好。但是,既往開展的其他一些研究顯示,患兒長期不良反應通常在7個月~1歲表現出來;慢性神經性損害、生長發育的損害1年之內還有可能看不出來,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因此,課題組在發布該文章後,我們的工作還在繼續,隨訪孩子的骨密度、腎功能、生長發育和智力評分方麵。我們希望隨訪至上小學之前5~6 歲,如果在這段時間仍沒有看到明顯的不良反應,應該說是比較放心的。目前,我們對患兒基本的生長發育指標的隨訪結果顯示,該藥還是比較安全的,但不能說絕對安全,因為抗病毒藥物都是有一些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