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乙非丙型肝癌與HBV/HCV相關肝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後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楊俊嶺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6-05-25

  近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非乙非丙型肝癌(NBNC-HCC)與HBV/HCV相關肝癌(BC-HCC)患者的臨床特點的不同及二者的預後影響因素。研究指出,NBNC-HCC與BC-HCC在年齡、AFP值和TNM分期上存在差異。NBNC-HCC患者3、5年生存率高於BC-HCC患者。Alb水平是影響NBNC-HCC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腫瘤直徑是影響BC-HCC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3期《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收集1999年1月1日-2014年7月1日於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行肝部分切除術的原發性肝癌患者231例,排除失訪和不願配合者,最終入組146例。分為NBNC-HCC組(n=35)和BC-HCC組(n=111)。收集患者臨床資料,隨訪患者生存情況、複發時間和死亡時間。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生存率的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單因素及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檢驗,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模型。

  NBNC-HCC組患者年齡、TNM分期中Ⅰ~Ⅱ期比例比BC-HCC組高(t=3.878,P<0.05;χ2=4.357,P<0.05),術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低於BC-HCC組(t=7.848,P<0.05);NBNC-HCC組和BC-HCC組平均生存時間分別為(35.5±27.9)個月和(26.8±21.7)個月,NBNC-HCC組與BC-HCC組3年生存率(61.6%vs 26.6%)和5年生存率(39.2%vs 14.1%)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影響NBNC-HCC組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是Alb水平[RR=0.919,95%可信區間(95%CI):0.851~0.994,P=0.036;影響BC-HCC組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是腫瘤直徑(RR=1.082,95%CI:1.027~1.141,P=0.003)。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gdbzz.aspx

  

  

關鍵字:,肝腫瘤,,治療效果,,預後,,危險因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