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馮萍教授(左)和何芳教授(右)在2016 EASL現場
自1998 年馬歇爾(Marshall) 教授提出“腸-肝軸”的概念之後,腸道微生態與肝髒疾病的關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中國專家將之形象地稱為“腸-肝對話”。近年來,針對腸道微生態變化與肝髒疾病發生發展的相關性和發病機製已進行了大量研究,可以預見,“腸-肝軸”的發病機製和臨床應用將成為未來肝病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作為本屆歐洲肝病研究學會(EASL)年會推薦的重點內容之一,“腸-肝軸”的發病機製和臨床應用研究備受各國肝病專家關注。大會主辦方於4月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在主會場安排了兩場題為“腸道微生態與肝病”的研討會,詳盡介紹了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足見其重視程度。同時,大會期間以壁報形式對20餘項此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分享,其中許多研究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了“腸-肝軸”的發病機製,有部分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其臨床應用價值,並獲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腸-肝軸”在肝病發生發展中的重要性
在兩場“ 腸-肝軸”主題研討會中,來自澳大利亞的阿肖克(Ashok)教授的研究團隊報道了其對於38例慢性肝病患者和13名健康對照者進行大便菌群DNA檢測和小腸黏膜活檢的研究。結果顯示,慢性肝病患者的腸道菌群失調比例遠高於對照組,其小腸黏膜通透性也較對照組明顯增高。因此考慮腸道菌群失調可能與腸道黏膜屏障受損以及慢性肝病進展有密切聯係。
來自日本的結束(T.Kessoku)教授研究團隊對125 例經肝活檢證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25名健康對照者進行了大便菌群檢測,發現NAFLD患者大便中的鏈球菌數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而柔嫩梭菌數量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且隨著肝纖維化程度的加深,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結合近年來眾多類似的研究成果可初步得出結論,即腸道微生態失衡與多種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膽汁淤積性肝炎、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等)的發生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相關性。但目前關於腸道微生態對肝病發生發展影響的病理機製尚不完全明確,可能與不同的調節途徑和信號傳導通路相關。
“腸-肝軸”病理機製新進展
本次大會中有三位學者詳細介紹了腸道微生態失衡在慢性肝損傷、膽汁淤積症、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發病過程中作用的病理機製研究成果。
特勞納(Michael Trauner)教授的團隊發現,腸道微生態的改變會影響膽鹽合成和膽汁酸代謝,導致脂質和能量代謝通路紊亂,從而引起脂質過氧化物和脂肪酸在肝髒中沉積,最終導致肝髒疾病發生。
哈拉(Eiji Hara)教授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某些腸道微生物及其分泌的炎性因子可能通過Toll樣受體2(TLR2)-環氧化酶2(COX2)信號通路激活肝髒炎性反應,同時使肝癌細胞逃脫免疫監視作用,進而導致肝功能損傷和肝癌的發生。
但總體來講,該領域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由於腸道菌群的複雜多樣性,完全明確“腸-肝軸”的發病機製還需要更大量和長期的研究工作。
“腸-肝軸”臨床應用初步結果令人鼓舞
本次大會中,李蘭娟院士團隊的研究成果尤為引人關注。該研究將多種益生菌應用於肝纖維化小鼠模型治療,結果顯示,長期服用唾液乳杆菌L101和戊糖片球菌L105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的穩定,保證正常的腸道屏障功能,從而減輕小鼠肝纖維化的程度。
王(Ji-Yao Wang)教授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腸道菌群失衡,特別是變形杆菌數量的增加與肝性腦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乳果糖可降低腸道變形杆菌數量,從而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性腦病症狀。
美國康(Dae-Joong Kang)教授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利福昔明可在不改變腸道微生物數量的情況下,通過改善腸道微生物的功能,降低血氨水平和腸道炎性因子水平,從而改善肝硬化患者預後。
上述結果顯示,對腸道微生態失衡進行早期且有效的幹預,有助於延緩或阻止肝病的發生發展。因此,“腸-肝軸”理論開創了肝病治療的新思路,也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由於目前“腸-肝軸”的發病機製尚不完全明確,臨床應用於腸道菌群失衡的幹預方法僅限於使用抗菌藥物和益生菌。但可以預見,未來如能完全明確“腸-肝軸”病理生理機製,並對腸道菌群及其毒素的傳導通路進行阻斷,就可有效控製腸道菌群失衡所致的肝髒疾病,從而為肝髒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方向和作用靶點。
小結
近年來,“腸-肝軸”理論已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和認同,相關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進展迅速。作為本屆EASL年會的關注焦點之一,“腸-肝軸”的發病機製研究已逐漸成為肝病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並為未來肝病的治療提供了嶄新思路。但我們也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腸-肝軸”發病機製十分複雜,目前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關注,使之能真正應用於臨床,成為肝病治療的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