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手指鮮紅色斑點壓之不完全褪色,為毛細血管擴張的表現
圖2 胸部X線檢查結果提示,左肺下葉存在類圓形高密度影
本期視點
常見的鼻衄症狀,有可能是肺動脈高壓的表現。因此,醫生應詳細詢問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病史,不要忽視鼻衄症狀,尤其是對於反複頑固性鼻出血者,應進行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篩查,必要時進行遺傳學檢查,從而可使部分肺動脈高壓(繼發於肝髒動靜脈瘺)患者受益。
病曆摘要
34歲女性患者,活動後氣短8年。1個月前,患者因受涼後出現咳嗽、咳痰和明顯的喘憋症狀,步行100米即出現氣短,在外院住院治療,檢查結果如下。
血常規檢查紅細胞(RBC)為3.23×1012/L,血紅蛋白(Hb)為78.7 g/L,血小板(PLT)為73.4×109/L。
血氣分析檢查動脈氧分壓(PaO2)為67.8 mm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為39.2 mmHg,氧飽和度(SaO2)為94.5%。
免疫學檢查結果均為陰性。
超聲心動圖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前後徑37 mm。重度肺動脈高壓,估測肺動脈收縮壓為100 mmHg。三尖瓣大量反流,少量心包積液。
肺動脈增強CT左下肺異常密度血管團,動靜脈畸形可能性大。
外院診斷該患者為“特發性肺動脈高壓,肺動脈畸形可能性大”。給予對症治療後,患者的症狀緩解不明顯,為明確診斷轉入我院。
入院檢查
患者血壓90/50 mmHg,心率96次/分,呼吸22次/分。口唇紫紺,頸靜脈怒張,雙肺呼吸音清,左肺背部可聞及連續性血管雜音,心尖部可聞及2/6收縮期雜音。腹軟,肝肋下兩指,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雙下肢不腫。
入院後第3天,患者鼻腔大量出血,壓迫止血成功。追問病史,患者從9歲開始反複出現鼻腔出血,出血量較大,不易止血。其兄也有反複鼻衄史,未行診治。
經仔細體檢後發現,該患者的手指可見鮮紅色斑點(圖1)。胸部X線檢查發現,左肺下葉存在類圓形高密度影(圖2),結合臨床表現和肺動脈CT結果,考慮該患者存在肺動靜脈畸形。肝髒超聲提示肝淤血,未見肝髒血管瘤等病變。
診斷
該患者被診斷為“HHT合並肺動脈高壓、肺動靜脈瘺”。
討論
疾病簡介HHT又稱朗奧韋(Osler-Rendu-Weber)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毛細血管發育異常疾病,發病率約為1/3500~1/8000。臨床主要表現為反複鼻出血、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和內髒動靜脈畸形。2003年WHO威尼斯肺動脈高壓分類將HHT確定為肺動脈高壓的重要相關因素。
診斷標準2000年國際HHT基金科學顧問委員會的診斷標準如下。
1. 鼻衄:反複、自發性鼻出血;
2. 毛細血管擴張:位於特征部位(如嘴唇、口腔、手指和鼻部)的多發毛細血管擴張;
3. 內髒損害:如胃腸毛細血管擴張(伴或不伴出血)、肺動靜脈畸形、肝髒動靜脈畸形、腦動靜脈畸形和脊椎動靜脈畸形;
4. 家族史:根據上述診斷,患者一級親屬中,至少有1位被診斷為HHT。
以上4項中,符合3項即可確診HHT,符合2項則疑診為HHT,如少於2項則診斷可能性不大。
該患者的臨床特征符合上述4條診斷標準,因此診斷明確。
發病機製HHT和家族性肺動脈高壓均為編碼轉化生長因子(TGF) β受體的蛋白[包括活化素受體激酶 1 (ALK 1)、內皮因子和骨形態發生蛋白 2(BMPR 2)]基因突變引起的血管係統病變。內皮細胞表麵TGFⅡ型受體(如BMPR 2)在Ⅲ型受體(如內皮因子)輔助作用下,與Ⅰ型受體(如ALK 1)結合形成跨膜複合物,激活Ⅰ型受體激酶域,促進其胞內蛋白磷酸化,激活下遊Smad信號,進入胞核促進基因轉錄,調節血管的分化和增殖。該通路中的任何組分,包括ALK 1、BMPR 2和內皮因子突變,均可能與肺動脈高壓有關。
根據分子遺傳學機製的不同,HHT分為3型。HHT 1型通常為內皮因子基因突變所致,HHT 2型和HHT 3型分別為ALK 1和Smad 4基因突變所致。既往研究顯示,HHT相關肺動脈高壓主要發生於1型HHT,表現為肺動脈阻力增高,肺動脈壓力增加,心輸出量下降。
治療手段在HHT 2型患者中,肺動脈高壓的發生常與肺動脈高壓相關危險因素有關,如肝髒巨大動靜脈畸形左向右大量分流,導致心髒高輸出狀態,繼發肺動脈高壓。通過肝髒動靜脈瘺栓塞術或肝髒移植等方法治療後,肺動脈高壓可以治愈。
對於其他HHT導致的肺動脈高壓,主要應對症治療,避免抗凝治療。目前尚缺乏前列環素類似物、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磷酸二酯酶5型抑製劑等藥物治療的循證醫學證據。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羅勤 熊長明 柳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