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關於視力損害和盲症的實況報道

作者: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日期:12-07-06

  重要事實

  世界範圍內視力受損的人數約為2.85億:3900萬人患有盲症,2.46億人為弱視。

  發展中國家的視力受損者人數約占全世界的90%。

  在全球範圍內,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是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在中、低收入國家,白內障仍然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過去20年,視力因傳染病受到損害的人數大大減少。

  80%的視力損害是可以避免或治愈的。

  --------------------------------------------------------------------------------

  定義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2006年更新和修訂),視力的好壞可分為四個檔次::

  正常視力

  中度視力損害

  嚴重視力損害

  盲症

  中度視力損害和嚴重視力損害屬於“弱視”類別:弱視並發盲症代表著各種視力損害。

  視力損害的原因

  在全球範圍內,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有:

  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或散光),43%

  白內障,33%

  青光眼,2%。

  高危人群有哪些?

  視力受損者約90%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50歲及50歲以上的人

  視力受損者約有65%在50歲或50歲以上,而這個年齡組約占世界人口的20%。隨著許多國家老齡人口不斷增多,與年齡相關的視力損害高危患者也會增多。

  15歲以下兒童

  據估計,1900萬兒童的視力受到損害。其中,1200萬兒童視力因屈光不正受損,這種病情易於診斷和矯正。140萬兒童終生失明且不能治愈。

  過去二十年的變化

  總體而言,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盡管全球人口老齡化,但全世界的視力損害數量減少。之所以減少,主要是因為采取協調一致的公共衛生行動後,由傳染病引起的視力損害減少了。

  預防盲症的全球應對

  在全球範圍,80%的視力損害可以得到預防或治愈。過去20年取得進展的方麵有:

  各國政府建立了預防和控製視力損害的國家規劃;

  眼保健服務日益納入初級和二級衛生保健係統,重點是提供可以獲得、負擔得起和高質量的服務;

  開展了提高認識的活動,包括學校教育;

  加強了私立部門和民間社會參與的國際夥伴關係。

  過去20年的數據顯示,許多國家在預防和治療視力損害方麵取得了重大進展。此外,與盤尾絲蟲病有關的盲症大大減少,這是該種疾病顯著減少的結果。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建立了許多成功的國際夥伴關係。

  具體成果包括加納和摩洛哥,兩國都報告說消除了沙眼(分別在2010年和2007年)。過去十年,巴西一直通過國家社會保障係統提供眼保健服務。2009年以來,中國已投資1億多美元用於實施白內障手術。過去十年,阿曼已經完全將眼保健服務的提供納入初級衛生保健框架;自1995年以來,印度為區一級的最貧窮者撥付了提供眼保健服務的資金。

  世衛組織作出的應對

  世衛組織協調減少視力損害的國際努力。

  其職責是:

  製訂預防盲症的政策和戰略

  為會員國和合作夥伴提供技術援助

  監測和評估各種規劃

  協調國際夥伴關係。

  2009年,世界衛生大會批準了“2009-2013年預防可避免的盲症和視力損害的行動計劃”,這是會員國、世衛組織秘書處和國際夥伴的路線圖。

  世衛組織致力於加強國家一級消除可避免盲症的努力,幫助國家醫療機構治療眼疾,擴大獲得眼保健服務的機會,並加強有遺留視覺障礙患者的康複工作。建立和加強衛生係統,這項工作是一個特殊的重點領域。

  世衛組織是各國政府、私立部門和民間社會組織組成的國際聯盟的牽頭機構。這種夥伴關係的宗旨是到2020年消除全世界的致盲性沙眼。

  自2004年以來,世衛組織與國際獅子會合作,在30個國家建立了由35個兒童盲症中心組成的全球網絡。迄今,這些中心已借助手術或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幫助1億多兒童保全視力或保留視功能。

  為應對慢性眼疾日益沉重的負擔,世衛組織目前正在製定針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屈光不正的政策和準則。 

關鍵字:視力損害,盲症,白內障,青光眼,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