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麵信任危機 探求變革之路

作者:賈繼東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11-03

  2011年9月15日下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徐文被其5年前經治的喉癌患者王寶持刀砍成重傷。 此事件引起了社會各方麵極大關注(詳見本報9月22日A3~A4版)。近一時期來接二連三發生的一起起醫患糾紛,令醫患矛盾陷入前所未有的惡化境地。

  麵對逐步升級的醫患信任危機,醫院和醫生該何去何從?在醫患糾紛的背後,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本期(A8~A9)特別刊出北京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王仲教授,以及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王嶽教授的觀點和建議。希望醫生朋友們汲取專家思想之精華,在暫時的逆境中仍持續前行。

  現存問題

  問題1: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未得到保障

  在任何國家從事任何職業的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刑事案件的受害者。如果一個醫生因為與其職業和工作無關的原因受到暴力傷害,屬於普通刑事案件,不應因為受害人是醫生而與其他人區別對待。

  然而,徐文事件是一個合法執業的醫務人員在醫療工作崗位上,受到其診療服務對象因不滿治療效果而實施的、有針對性的暴力侵害;這就像人民警察在執行公務時受到被執行方暴力傷害一樣,是其職業和工作崗位所帶來的高風險。這反映了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沒有到基本保障的一麵。

  問題2:惡性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

  回顧近年北京市知名三級甲等醫院(如協和醫院等)和其他省市知名醫院發生的患方采用嚴重暴力手段攻擊甚至殺害無辜醫務人員的惡性事件,就不難看出目前醫患關係不和諧,甚至充斥暴力與血腥的一麵。

  至於因不滿醫療服務或治療效果而對醫務人員的滋擾、侮辱、打罵,在醫療場所打橫幅、設靈堂、焚香燒紙,擾亂正常醫療秩序者更是司空見慣,執法機關往往認為“情節不夠嚴重”、“非直接暴力”而大多不采取斷然措施加以製止。

  問題3:事件後果嚴重,社會影響巨大

  有關徐文醫師被砍成重傷的惡性事件,在廣大醫務人員及醫學院校學生中造成的負麵心理影響是巨大的。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各種表達失望、不滿、憤怒、甚至建議采取行動的信息在醫務人員中流傳很廣、很快。由此造成的對醫學職業的焦慮、恐懼、憤怒、失望甚至絕望情緒可想而知。

  如果這起惡性事件的製造者得不到嚴厲懲處,相關機構不采取切實措施改善我國醫生執業環境,將會使醫學職業地位和尊嚴喪失殆盡;而大範圍彌漫的職業倦怠、職業恐懼將會導致醫生為了避免自身受到傷害而不敢為患者進行治療或手術,顯然最終受害的不僅僅是醫務人員。這不僅涉及醫務人員自身利益,而且也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問題,更是涉及社會穩定和發展改革大局的政治問題。

  問題4:深層原因或為醫療體製缺陷、法製環境不完善、社會認知不成熟、輿論導向不恰當

  醫療體製缺陷 我國醫療保障存在覆蓋麵不廣、保障水平不高,合理有序的分級醫療網未能及時建立等問題。同時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導致公立醫院公益性體現不夠,醫院運行機製存在以藥養醫和醫務人員勞動未得到尊重和認可等問題。

  另外,患者都希望去最好的醫院、見最好的醫生、接受最先進的治療,但不能接受隨之而來的高額醫藥費用,更不願接受難以避免的風險和失敗。因此,人民群眾所感受到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集中轉化為醫患矛盾。

  法製環境不完善 我國尚缺乏醫患雙方均認可的調解、裁決和處理醫患糾紛的便捷機製,使得患方更願意采取“文鬧”、“武鬧”、甚至聘用 “專業醫鬧”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麵對醫患糾紛,醫療行政部門和醫院無原則退讓、有關執法部門理念偏差、態度曖昧,在客觀上使醫鬧現象更加有恃無恐、不斷蔓延。

  輿論導向不恰當 部分媒體單純以“新聞性”為專業追求、簡單以“同情弱者”為道德價值,片麵強調“為民請命”就是“政治正確”。這導致許多醫患糾紛的報道不客觀、不全麵、不公正。

  六項建議

  建議1 希望政府以勇敢的政治擔當,果斷製止幹擾正常醫療秩序的行為、確保醫務人員人身安全

  希望黨委和政府從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的高度,責成有關部門,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采用果斷措施,堅決製止專門針對醫務人員的人身攻擊和暴力傷害,切實保障醫務人員的執業安全。再次明確把醫療機構納入公共場所治安管理,政法機關應堅決、果斷地製止幹擾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的各種過激或“醫鬧”行為,對於觸犯法律者一定要堅決繩之以法。

  建議2 完善醫患雙方的利益表達渠道,重視和兼顧醫患雙方的合理、合法利益訴求

  強調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對於醫方確有責任的應該及時給予患方合理補償,對於極不負責任的醫務人員及時給予必要的行政和法律處分或處罰。

  通過醫療責任險(醫方購買)、醫療意外險(患方購買)降低醫院雙方的經濟風險。

  但是,不合理、不合法利益訴求,不管是醫方或患方,均應堅決不予支持。

  建議3 希望政府主管的主流媒體應該堅持媒體的社會責任,恪守客觀、真實、公正的新聞道德

  在一個理性的社會,人們應該敬畏生命、珍惜健康、理性對待疾病、坦然麵對死亡。

  媒體在宣傳報道傳中,不僅應該告訴公眾醫學科學的進步和神奇,同時應該告訴公眾醫學技術進步所帶來醫療費用不斷增加,更應該告訴公眾現代醫學仍有很大的局限和無奈;不僅應該告訴公眾醫療體製改革的美好願景,而且更應該告訴公眾在目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下,我國政府能夠承受和提供什麼水平的醫療服務。

  建議4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客觀、公正地報道醫患糾紛

  麵對陷入低穀的醫患關係,媒體應該成為各方陳述事實、表達觀點的平台,並引導公眾在了解真相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思考,從而凝聚社會共識、彌合醫患裂痕。希望媒體從業者能夠認真核實事實,全麵聽取雙方的聲音,對於專業性極強的醫學問題可向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專家谘詢;決不能僅僅為追求所謂“新聞價值”,把不符合實際情況、不符合常理、更經不起專業考量的事件作為“賣點”進行炒作。

  建議5 結合醫療體製改革,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這需要完善醫療保障體係,徹底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製,加大政府投入,破除“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的機製弊端,規範醫院和醫生的醫療行為。

  醫生的工作直接和人民健康和生命密切相關,是高知識、高技術、高強度、高風險的勞動,同時廣大醫務人員也是人民群眾的一部分。通過製度建設和機製創新讓醫務人員安全、有尊嚴地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而工作,並以其知識、技術和辛勤勞動獲得合理報酬,是各級政府的重要政治責任之一。

  建議6 希望政府進一步明確醫改的短期和遠期目標,對公眾的宣傳和承諾要適度

  改善三級醫院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是應該的,也確實可暫時緩解“看病難”,但是不應過分和片麵強調到大醫院就診的方便性。

  從長遠來看,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於建立完善醫療保障體係和合理有序的分級醫療網絡,鼓勵更多患者到基層醫院就診。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須向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才能避免醫改工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前後矛盾和不斷徘徊的被動局麵。

  作者: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賈繼東 

關鍵字:醫患關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