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髓炎

作者: 來源: 日期:10-04-22

  維爾納・齊默利 瑞士巴塞爾大學利斯塔爾醫務所  

  一名57歲的男性因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升高而接受了前列腺活檢,兩周後,他因發熱、寒戰和新出現的腰痛而就診。他的體溫達39.7°C,前列腺腫大,有壓痛,腰椎壓痛。他的白細胞計數是9100/mm3 ,C反應蛋白水平是343 mg/L。尿培養和血培養都顯示有多重耐藥的、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大腸杆菌,但對亞胺培南敏感。應如何評估和治療這例患者?

   臨床問題

  脊椎骨髓炎[也叫脊柱骨髓炎、脊椎椎間盤炎(spondylodiskitis)、膿毒性椎間盤炎或椎間隙(disk-space)感染]可以是急性的(即病情在幾天或數周內進展)、亞急性的或慢性的(即在啟動抗感染治療前病變已持續數周或數月)。本文主要討論急性脊椎骨髓炎。

  據估計,脊椎骨髓炎的發病率為2.4例/10萬人,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從20歲以下人群中的0.3例/10萬人到70歲以上人群中的6.5例/10萬人)。脊椎骨髓炎的最常見原因是血源性播散感染,脊柱手術時的直接感染,或毗鄰軟組織感染的擴散。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化膿性脊椎骨髓炎中最常見的微生物,其次是大腸杆菌2-6。脊柱手術後,特別是在使用了固定器械的手術後發生的外源性骨髓炎中,病原微生物幾乎都是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和痤瘡丙酸杆菌2,4,7。然而,有人在長期菌血症(例如起搏器電極相關感染)的病例中,描述過低毒力微生物(如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導致的血源性脊椎骨髓炎8。1項納入253例脊椎骨髓炎患者的研究顯示,在51%患者中發現的原發性感染灶是泌尿道、皮膚或軟組織感染,建立血管通道部位的感染,或心內膜炎、滑囊炎或膿毒性關節炎2。大多數有血源性化膿性脊椎骨髓炎的患者,都有潛在的內科疾病――特別是糖尿病、冠心病、免疫抑製性疾病、癌症,或需要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或使用靜脈內藥物4,5,9-11

  脊椎骨髓炎可以並發不同部位的直接播散,導致椎旁、硬膜外或腰大肌膿腫。在1項研究中,17%的脊椎骨髓炎患者合並硬膜外膿腫,26%的患者有椎旁膿腫,5%的患者有椎間隙膿腫2。四分之一的患者有運動無力或發生癱瘓,頸椎骨髓炎患者中的發生率特別高3。據報道,38%的脊椎骨髓炎患者有神經係統並發症3。1項納入14個病例係列研究的分析顯示,8%的脊椎骨髓炎病例複發,6%的病例死亡4

  (N Engl J Med 2010;362:1022-9. March 18, 2010) [9550101]

  (欲了解全文內容,請詳見《中國醫學論壇報》2010年36卷9期。) 

  

關鍵字:脊椎,膿腫,骨髓炎,葡萄球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