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轉移瘤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

作者: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4-22

  約翰・H・舒赫 美國克利夫蘭市陶西格癌症研究所腦腫瘤和神經腫瘤中心

  臨床問題 

  約20%~40%的癌症患者發生腦轉移1。盡管確切數字不詳,但有人認為,美國每年發生的腦轉移癌病例超過17萬例。最近,1項納入瑞典醫院住院患者的人群隊列研究顯示,在1987年到2006年這段時間裏,經年齡校正的腦轉移癌年住院率增加了1倍,從7例/10萬人上升到14例/10萬人2

  腦轉移癌患者的預後通常很差。最常用的預後分析係統是腫瘤放療組(RTOG)的遞歸分割分析(見補充附錄中的表1,其與本文全文可以從NEJM.org上獲取)3。該分類法根據患者確診時的年齡,有無顱外轉移灶,卡諾夫斯基(Karnofsky)體力狀態評分(範圍從0到100分,得分較高說明功能狀態改善,見補充附錄中的表2),以及原發灶的狀況,將患者分為3種預後類別(遞歸分割分析1、2和3級,級別越高表明預後越差)。根據該分析的結果,腦轉移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範圍為2.3~7.1個月。有人根據最近1項對RTOG腦轉移癌數據庫的分析結果,開發出了1個修訂版的預後評分表,稱為分級預後評估量表(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範圍從0到4分,分值升高表明生存狀況改善,見補充附錄中的表3)4。盡管對RTOG遞歸分割分析數據庫的分析顯示,原發癌的狀態對判斷預後有價值,但對RTOG分級預後評估量表的分析顯示,轉移灶的數目(1個、2~3個、或超過3個)對判斷預後有價值。兩個評估係統均未提示原發瘤的類型影響(患者的)轉歸。

  病理生理學和療效

  在所有腦轉移癌中,肺癌占30%~60%。其他常見的原發癌包括乳腺癌、黑色素瘤、腎細胞癌、結直腸癌以及一些原發灶不明的癌(見補充附錄中的表4)。(腦)實質轉移灶通常發生在灰白質交界處,是動脈血源性播散所致5,而且血液供給量較大的腦區更易發生轉移癌6。因此,據估計80%的轉移灶發生在大腦半球。不太常見的部位包括小腦(15%的病例)和腦幹(<5%的病例)。大多數患者在就診時被發現有多個轉移灶,而非單個轉移病灶。由於MRI對腦腫瘤的分辨率高於計算機體層攝影(CT),因此,MRI是診斷腦轉移病變的首選影像學方法。

    (欲了解全文內容,請詳見《中國醫學論壇報》2010年36卷11期。) 

關鍵字:預後,轉移,腫瘤,MRI,分級,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