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些不適,說明你的脊椎出事了!

作者:溫建民 來源:溫建民大講堂 日期:17-04-15

出現這些不適,說明你的脊椎出事了!

  落枕通常表現為睡前沒有任何不適,睡醒後卻感到頸部、背部酸痛,頸部活動不便。一般來說,落枕是因為睡覺姿勢不正確或者枕頭高低不合適而導致的肌肉酸痛,不需要治療,一兩天就可以康複,但如果出現頻繁的落枕,就可能是脊椎出事了。

  脊椎有一定的生理曲度,但由於我們沒有正確的使用它,比如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小時、低頭玩手機、仰頭看電視、趴著看書等,它的生理曲度會慢慢發生變化,變得僵直,過度前屈,頸椎的靈活性會因此下降,變得極易受傷。頸椎脆弱了,落枕的概率自然就變大了。

一種是生理性彈響,另一種是病理性彈響。

  久坐之後活動身體、轉動脖子發出“哢哢”聲,臨床上稱為頸椎“彈響”。“彈響”可以分為兩種:

生理性彈響:

  在頸椎關節之間有一種負責潤滑關節的液體,它含有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及容易形成氣泡。我們活動頸部時,氣泡破裂,發出聲響,就是生理性頸椎彈響,是正常的。

病理性彈響:

  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可能讓關節發生移位,轉動頸部時他們要回到原來的位置,就會發生聲響。這種彈響是病理性彈響。

  除此之外,頸部肌肉過多運動或長時間保持靜止狀態導致損傷,局部出現無菌性炎症,都使得頸椎關節之間的接觸麵變得不再光滑,從而發生彈響,也屬於病理性彈響。

生理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該如何區分呢?

  一般來說,我們轉動脖子發出的彈響結束後,頸部的僵硬,酸痛的到有效緩解,屬於生理性彈響;得不到緩解,並伴有頭暈、四肢麻木等症狀則屬於病理性彈響。聽到生理性頸椎彈響不需要緊張,然而任其發展,就有可能轉化成病理性頸椎彈響,變成頸椎病。

  很多人總是感到脖子、後背發涼,即便是驕陽似火的夏季也是一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如感冒發熱、缺鐵、低血壓、肩周炎,以及頸椎病。

  頸椎病變可能會使頸椎的椎管容積縮小,也就是頸椎管狹窄,致使脊髓神經的空間和供血減少,造成脖子、後背發涼。還有部分人四肢也會發涼,這是因為負責調解血管舒張的交感神經被病變的脊椎關節壓迫,造成皮膚血管收縮,從而皮膚發涼。

  那麼,該怎樣判斷是不是由頸椎病引發的脖子、後背發涼呢?這要看是否伴隨有四肢發冷發麻,眩暈、耳鳴、頸背部肌肉酸痛、僵硬等症狀。如果在脖子、後背發涼的同時還出現一兩種情況,就要提高警惕,多多關注我們的脊椎了。

  如果你出現了這些情況:

  不管是站著,坐著,還是低頭,仰頭,甚至是目視前方,隻要保持這個姿勢十幾分鍾,脖子、後背就會變得僵硬,有時伴有酸脹或疼痛。

  這些不適可能會通過幾分鍾的鍛煉得到緩解,卻很難徹底祛除。如果你發現頸、背部僵硬、疼痛、酸脹的感覺逐漸加重,身體始終處於疲勞狀態。

  要注意,這可能是頸椎病的先兆。

  長期姿勢不良會對頸椎間盤、頸椎附近的肌肉、韌帶等造成損傷,一開始隻是頸部、後背肌肉過度緊張和勞損,慢慢則會發展成頸椎生理曲線改變,韌帶鬆弛,頸椎小關節紊亂,使神經根受到壓迫。從而造成僵硬、酸脹,甚至疼痛。

  當這些情況頻繁出現時,就有必要強迫自己進行鍛煉。要知道,這個時期屬於頸椎病初期,通過改變不良姿勢,並輔以一定的脊椎運動,是可以有效緩解並消除這些症狀的。

  你是否留意到,在看電視或對著電腦工作時,你的脖子會不自覺歪向一邊,或者一定要手托腮才覺得舒服。如果有,就要多注意一下脊椎的健康了。

  理論上講,脖子歪向一側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先天性斜頸,另一種是痙攣性斜頸。我們要關注的是痙攣性斜頸。

  痙攣性斜頸,也被稱為神經性斜頸,主要表現為頸部肌肉一側受累,受累肌肉強製性收縮,頭向該側歪斜。

  導致痙攣性斜頸的原因有很多,遺傳因素,精神因素,藥物因素、外傷、神經遞質紊亂等,以及頸椎病。

  頸椎的退行性病變,可能讓頸椎和周圍組織的平衡失調,造成肌肉一側受累,頭部不自覺歪向患病的一方狀況。而一旦習慣了將脖子歪向一側,另一側的肌肉就隻能被動拉伸,頸椎小關節也隻能在過大或過小的範圍內活動,讓已經失衡的軟組織更加疲勞,從而加重頸椎病。

  在發現脖子習慣性歪向一側的時候就提高警惕,及早進行頸椎的功能鍛煉,是有希望讓頸椎恢複正常的。

  可能你覺得閃腰這種“意外”不是病,通常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恢複。的確,從醫學角度來講,閃腰也稱急性腰扭傷,如果偶爾發生,是可以通過休息或者康複治療等手段恢複的。但是如果經常閃到腰,而且隻是做了一些小幅度的動作,比如打噴嚏,都會閃腰,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頻繁閃腰,證明腰椎部位的軟組織已經受到損傷,而造成這種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久坐、久站。

  長期保持一種姿勢,腰椎要承受身體的大部分重量,如果姿勢不正確,腰部過於彎曲,久而久之就會破壞腰椎間盤的穩定結構,同時也使腰椎部位的軟組織受到損害。

  在這個時候,單純地躺著休息隻是暫時緩解不適。所以,除了積極的進行物理治療外,我們還應該通過針對腰部的運動讓腰椎,腰肌變得強大。

  腰痛久治不愈,或反複發作,可能是出現了腰肌勞損。造成腰肌勞損的原因主要有:急性腰肌扭傷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長期反複過度運動和使用腰部,比如久坐、久站、反複彎腰搬抬重物,這樣會使腰肌持續緊張,致使腰部肌肉及附著點旁邊的韌帶、骨膜、筋膜產生炎症。

怎樣判斷是否為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腰背部,在久坐、負重時,患者會感到明顯的疼痛,休息一晚後疼痛減輕。嚴重時臥床休息不僅無法緩解疼痛,還會讓疼痛加劇。

  所以要經常變換姿勢,采用正確的坐、臥、立、行姿勢。

  我們知道,脊椎有了問題,最先出現症狀的是頸部和腰背部。我們不知道,還有些症狀也代表脊椎有問題,比如,大腿外側皮膚有針刺樣疼痛。

  這種疼痛的學名是股外側神經炎,又稱為感覺異常性股痛,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腿外側皮膚像被針刺一樣疼痛,嚴重時連碰一下都是錐心之痛。

  在臨床實踐中,脊椎增生性骨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病變等都可以刺激股外側皮神經,導致炎症的發生,使其出現疼痛。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會引起股外側皮神經炎,比如糖尿病、肥胖、痛風、風濕熱、流感。

  總之,要判斷疼痛是否由脊椎病變引發,就要看頸部、腰背部。臀部是否還有僵硬、疼痛。

  如果做久了會感到臀部和腿部針刺樣疼痛,有時伴有焦灼感,到了夜晚加劇,你可能被久坐骨神經痛纏上了。

  如何判斷是否做骨神經痛?

  做骨神經痛帶來的疼痛集中在臀部和大腿後側,或是從腰背部開始疼痛,一直向下放射到膕窩、小腿外側和足背。

  坐骨神經痛是由於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的結構發生病變,從而壓迫或損傷害到了坐骨神經。它一般屬於繼發性疾病,病因明顯,常由久坐。彎腰負重和勞累過度造成的。

  在醫學上,坐骨神經痛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根性做骨神經痛,多數由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二是幹性坐骨神經痛,主要由骶髂關節炎,梨狀肌綜合征引起。

關鍵字:脊椎,健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