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的芬蘭紙盒真的能挽救寶寶生命嗎?

作者:佚名 來源:bbc 日期:17-03-26

  2013年六月,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芬蘭嬰兒為什麼睡在紙盒裏》的文章。該文章的點擊閱讀人數多達1,300萬餘次,該文章也引發了全球關於這一做法的強烈興趣。

  在文章中,詳細闡述了芬蘭一項長達75年之久的古老政策——給每位孕媽媽提供一個裝滿嬰兒用品的紙盒,裏麵裝有嬰兒的小衣服、睡袋、尿布、被褥和床墊,紙盒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張嬰兒床來使用。

  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了如此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芬蘭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每1,000個活產嬰兒中隻有兩名嬰兒發生死亡,相比之下,據聯合國報告,全球每1,000個活產嬰兒中就有32名嬰兒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

  在過去三年裏,美國、芬蘭和中國紛紛湧現出銷售這種嬰兒紙盒的公司。

  而這種紙盒不僅僅是受到了個人的歡迎,更是受到了政府的熱烈歡迎。政府寄希望於嬰兒紙盒的使用有望能夠降低嬰兒死亡率。

  但是如果你停下來再仔細想想,這真是一個超級大膽的念頭。讓嬰兒和一堆嬰兒用品一起睡在一個紙盒裏,這怎麼就能夠降低嬰兒死亡率了呢?

  從理論上來說,紙盒能夠為嬰兒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睡眠場所。

  事實上,造成嬰兒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從健康問題到意外事故皆有可能。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這些紙盒被認為有助於減少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後者也稱為“嬰兒猝死”,即看起來很健康的嬰兒發生意外和不明原因的死亡。

  雖然我們始終很難理解造成這種嬰兒猝死的原因,但有一些環境因素可能會增加嬰兒猝死的危險——包括嬰兒身邊常常煙霧繚繞、嬰兒的小身體被緊緊地裹在被褥裏或是睡在父母親身邊——尤其當父母常常酗酒的時候。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許多西方國家引進回家睡覺運動時發現,嬰兒麵朝下趴著睡覺更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這一發現使得像美國和英國這樣的國家最近幾年的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發生率顯著降低。

  “由於上個世紀90年代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急劇減少,現在我們麵臨著一種窘境,剩下的這些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病例已經很難再減少了,”英國嬰兒睡眠實驗室主任HelenBall教授說道,“因此,人們正在尋找的社會嬰兒護理實踐的全新幹預措施、全新改變,可能會對一些弱勢家庭特別有幫助。”

  把嬰兒放在紙盒裏,再把紙盒放在父母身邊,可以防止一些危險的意外情境出現。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上個世紀,幾乎在所有國家都能看到嬰兒死亡率急劇下降。1900年,歐洲大約有15%的嬰兒在其出生後第一年就死亡了。而現在整個數字還不到0.4%。

  芬蘭的學者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一直熱衷於指出關於紙箱的說法還存在著一些誤解。

  若是想要了解芬蘭的政策是如何一步一步發生改變的,我們還得回到1938年。

  盡管全歐洲的嬰兒死亡率一直在下降,但芬蘭的嬰兒死亡率高於北歐鄰國。政府決定向低收入婦女提供嬰兒紙盒。

  但是這些婦女並不隻是得到一個紙盒而已。在她們領到紙盒的同時,“產前護理就開始了”,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研究所統計學家MikaGissler教授說道。

  為了取得孕婦包的資格,這些婦女必須在其懷孕早期就到診所建卡。然後我們就可以對她們的整個圍孕期進行監測管理。

  1944年立法通過了市政府有法律義務為孕婦提供婦幼保健診所。那一年,隻有31%的孕婦接受過產前檢查。而這一數字在次年就躍升至86%。

  1949年,向所有婦女提供包括嬰兒紙盒在內的護理包。

  “於是,從之前的在家生孩子到後來在醫院分娩,這期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Gissler說道,“我們是在60年代終末期才出台國家醫療保險製度的。”

  Gissler的一位同事,TuoviHakulinen教授說道,據她所知,嬰兒紙盒與嬰兒死亡率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直接的關聯。

  如果你看到嬰兒死亡率的下降,促使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是醫學、疫苗接種、營養、衛生和經濟繁榮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罷了。

  在過去三十多年裏,芬蘭記錄著可靠的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數據——而且該數據顯示其死亡率是很低的。但死亡人數的顯著減少更多是因為先天性異常和其他疾病的減少所致。

  然而,一家超前的嬰兒紙盒公司已經將其產品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禮物賣給新晉升父母了,該公司聲稱,已有研究可以證實在芬蘭紙盒與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之間存在著關聯。

  我問公司,是否能讓我看看這些研究,但他們說,研究證實的陽性結果尚未對外公布。專家表示,目前還沒有研究能夠證實嬰兒紙盒具有此功效。

  世界各國都開始使用各種不同版本的芬蘭紙盒,包括加拿大、愛爾蘭和蘇格蘭——順便搭售許多額外教育給父母們。

  而當什麼再來看看嬰兒紙盒可能具有的這項功效是非常有趣的,其中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在裏麵。

  在美國,關於嬰兒紙盒的想法已經獲得了極大關注——因為他們正在努力消滅不高的嬰兒死亡率——每1,000個初生嬰兒就有六名發生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這可以與波蘭和饑餓所致的死亡率相媲美,低於根據他們的收入得到的預期水平。

  布朗大學的經濟學家EmilyOster教授,對來自美國和歐洲各國,主要是芬蘭和奧地利的數據進行了比較。

  她說,美國在初生嬰兒生命的第一個月的表現相當不錯——但從一個月到一年,“你可以看到美國的嬰兒死亡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同時期的嬰兒死亡率”。

  我們可以看到女性若是擁有大學學位——一個收入相對較高的指標——則其嬰兒死亡率較低,與芬蘭和奧地利相同群體類似。

  “我們所看到的是,富裕的女性在芬蘭,幸運的女性在美國,兩者非常非常的相似,”她說道,“不同的是,芬蘭的富裕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女性在其嬰兒死亡率方麵非常相似。然而,這在美國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但是,還是無法從他們的研究弄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嬰兒的死亡——因為有許多事情使美國與芬蘭有所不同,比如兩國的保健係統。而且,歐洲大多數國家在孩子出生後都有一個相當不錯的隨訪計劃。在美國,這並不是完全一致的。

  “與嬰兒紙盒同時出現的是與其他人員的額外接觸,”Oster說道,“可能是醫療助理、護士、社會工作者。”

  “單靠嬰兒紙盒貌似不太可能。”

  嬰兒紙盒在芬蘭非常受歡迎,但她們象征著一個更為廣義的衛生保健係統。

  政府和個人不應該認為僅僅依靠這個紙盒,可以不用同時改善父母的教育與護理知識就萬事大吉了。

  畢竟,像冰島、愛沙尼亞這些沒有“嬰兒箱”說法的國家,與芬蘭一樣嬰兒死亡率很低。

關鍵字:芬蘭紙盒,生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