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調查,作為俄羅斯國家性質的使用興奮劑的問題始於2011年,除了田徑,興奮劑使用已經擴及另外30個體育項目。俄羅斯體壇大規模服用興奮劑,是確鑿的事實。本月24日國際奧委會宣布,不全麵禁止俄羅斯選手參加裏約奧運會,並將“通行證發放權”交予各單項體育組織。之後,田徑、遊泳等項目運動員等超過100人被禁參賽,射擊、柔道、擊劍等項目運動員則陸續放行。原定387人的運動員名單,已經縮水了近1/3。
奧運會上一直在爆發興奮劑醜聞,在反興奮劑機構不斷提升科技含量的同時,興奮劑也沒有任何消亡的痕跡。那麼所謂的興奮劑究竟是指哪些東西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運動員以身試險,乃至於國家都采取興奮劑來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呢?
據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文件,我們列出了如下幾種類型:
一:合成類固醇
此類藥物作為興奮劑使用的頻率最高,範圍最廣,例如甲睾酮、苯丙酸諾龍、葵酸諾龍等。該類藥物具有雄激素的作用,能使運動員體格強壯、肌肉發達、增強爆發力、促進訓練後的恢複,還有助於增加訓練強度。因此該類藥物常被短跑、遊泳、自行車、滑雪等運動員使用。
危害:
合成類固醇類興奮劑潛在的毒副作用也很大。男性運動員如果長期使用會導致陽痿、睾丸萎縮、精子生成減少甚至無精子,從而影響生育。服用者還會出現性格改變、腎功能異常、乳房增大及早禿。女性運動員長期使用該類藥物會引起脫發、性功能異常、月經失調,甚至閉經和不孕。女性運動員還會出現聲音變粗、肌肉增生、多毛、長胡須等男性體征,即使停藥也不可逆轉。不論男女運動員,最嚴重的危害是可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腦出血,以及肝癌、腎癌等。
二:精神刺激劑
精神刺激類興奮劑常用的有麻黃素類、可卡因等,此類藥物能提高運動員的呼吸功能,改善循環,增加供氧能力,使精神亢奮,增強體力。可卡因會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能忍受競技造成的傷痛,提高攻擊力。
危害:
精神刺激類藥物用量大時會出現呼吸快而淺、血壓上升,嚴重時會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長期服用會出現頭痛、心慌、焦慮、失眠、耳鳴、震顫等不良反應,嚴重時會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β—受體阻滯劑
典型代表藥是普萘洛爾。此類藥物具有鎮靜作用,服用後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和運動耐力,還可消除運動員賽前的緊張心理,實現超水平發揮。射擊、體操等項目的運動員使用此類藥物較多。
危害:
β—受體阻滯劑的不良反應是頭暈、失眠、抑鬱、幻覺、心動過緩、血壓低,還可誘發支氣管哮喘。長期使用後若突然停藥,會引起心跳過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四:麻醉鎮靜劑
可待因、嗎啡及其衍生物,以及同類合成製劑均屬於麻醉鎮痛劑。運動員使用後會產生快感及亢奮,同時伴有超越體能的幻覺,幫助運動員長時間忍受肌肉疼痛。因此,遊泳和長跑運動員使用較多。
危害:
麻醉鎮靜類藥物可導致服用者呼吸困難和藥物依賴,常用可成癮,因此引發嚴重的生理及社會問題。
五:利尿劑
呋噻米、螺內酯等利尿劑能使運動員在短時間內急速降低體重,在那些按體重分級別進行比賽的項目中(如柔道、摔跤和舉重等),運動員常有使用。運動員在比賽前使用利尿劑可快速減輕體重;在興奮劑檢查時使用利尿劑可衝淡尿液,遮蔽尿中的違禁物質。
危害:
服用利尿劑易造成人體嚴重脫水,嚴重者可發生腎衰竭。
六:肽類激素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刺激睾丸中睾丸激素的形成;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促進機體產生更多的皮質醇,皮質醇及合成類似物可減輕肌腱和關節的炎症,具有止痛和消炎的作用;人體生長激素可促進肌肉增長,常被舉重和田徑運動員使用;紅細胞生成素具有促進紅細胞增生及維持血中紅細胞數穩定的作用,常被自行車、賽艇、短跑和長跑運動員使用,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數,提高血液的攜氧量。
危害:
青少年使用生長激素可使手、足、臉以及內部器官出現不正常發育。長期使用紅細胞生長激素可導致肝功能和心髒功能衰竭,還可引發糖尿病。
俄國熊們能否渡過此次的危難尚未可知,我們隻希望奧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能夠以更加純粹的形式贏得世人尊重。當興奮劑醜聞頻發,競技場已變成不擇手段的名利場,但願我華能保持一份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