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血管】跑步篇:這次,當我們談跑步時,我們談心血管健康

作者:中國醫學論壇報 小許 翻譯 來源:壹生 日期:16-08-10

        提到跑步,不少人會想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他在作品《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自白:“跑步進入我的日常生活,是在很早以前,準確說來是1982年的秋天。那時我33歲。”彼時他剛開始專職於寫作,為集中精力,他每天要抽60多支煙,並且腰胯周圍出現不少贅肉,為維持寫作所需精力也為保持體重,他選擇了跑步,多年堅持讓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長跑愛好者。

        不僅村上春樹,全球跑步愛好者眾多,因為這項運動簡單、方便,隻需一雙跑鞋,便可開啟強身健體之旅。跑步實際上是一項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其代謝當量(MET)遠大於7。在極量運動試驗中,跑步者的MET通常遠高於10——該水平的心肺適能往往與更好的健康預後相關。但是也有質疑的聲音表示,過量跑步可能對心血管係統有害,並且過量運動可能帶來受傷風險。

        在2015年發表於《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 Proc)的一篇綜述中,美國學者詳細回顧了2000年之後發表於PubMed、至少納入500例跑者和隨訪至少5年的研究,以理清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尤其是跑步,與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CVD)和全因死亡的關係。現整理主要內容如下。

        跑步與超重和肥胖:哥本哈根城市心髒研究等多項大規模研究顯示,跑步與更低體質指數(BMI)、更小腰圍顯著相關,跑步者中的超重和肥胖比例也顯著低於非跑步者。其中一項納入33480例男性和14211例女性受試者的研究更是顯示,後天在跑步上付出的努力完全可以彌補先天的“缺陷”:每日跑步3 km以下者的BMI和腰圍與父母的肥胖程度相關,但該關聯在跑步量更大者中顯著減弱;實際上,隻要達到最低推薦運動量(能量消耗約2~3 km/d),跑者的遺傳性肥胖風險就會顯著降低。

        跑步與高血壓、血脂異常和2型糖尿病:多項研究提示,身體活動與高血壓、血脂異常和2型糖尿病(T2DM)風險降低存在密切聯係。一項納入33060例跑步者與15945例走步者的研究顯示,這兩組人群的高血壓、血脂異常和T2DM發病率均顯著較低。另一項研究補充提示,跑步強度越高,高血壓、血脂異常、T2DM和冠心病的患病率越低。關於頗受爭議的馬拉鬆跑步,一項納入62284例男性和45040例女性的研究提示,越“積極地”參與馬拉鬆,高血壓、血脂異常和T2DM的發病率越低,並且該關聯獨立於年跑步距離。

        跑步與卒中:2009年發表於《卒中》(Stroke)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跑步可顯著降低卒中風險。該研究納入29272例男性跑步者和12123例女性跑步者,7.7年隨訪結果顯示,跑步可將男性和女性的卒中風險分別降低12%和11%(校正年齡和吸煙);跑步距離越長,卒中風險降低越多。並且,以上關聯在校正高血壓、T2DM、血脂異常和BMI之後依然存在。

        跑步與CVD死亡:一項納入確診高血壓受試者的研究顯示,與每日跑步或走步少於1.07 MTE-h/d者相比,跑步或走步1.8~3.6 MTE-h/d者的全因死亡、CVD死亡、腦血管病死亡和心衰死亡分別降低29%、34%、55%和51%,跑步或走步多於3.6 MTE-h/d者也有相似獲益。

        哥本哈根城市心髒研究分析了17589例健康成人和1878例跑步者的跑步習慣,最長隨訪時間35年,結果顯示,校正多種混雜因素之後,與非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全因死亡降低44%,這與男性(6年)和女性(5.6年)的壽命增加相關。該研究的最新分析顯示,與久坐非跑步者相比,每周跑步2.4小時(低強度跑步)可將死亡率降低71%,而高強度跑步在減少死亡率方麵的作用不顯著,提示跑步量與死亡率方麵的獲益呈U型關聯。然而,該分析中高強度跑步者的樣本量較小,且死亡數量也較少,可能影響了分析後果。

        ACLS得到了與哥本哈根城市心髒研究類似的結果,其近15年隨訪結果顯示,與非跑步者相比,跑步者的全因死亡和CVD死亡分別減少30%和45%,且長期堅持跑步者比較晚開始跑步或堅持不久便放棄跑步者的獲益更加明顯。當該研究中的13000例跑步者按跑步量被分為5組後,分析顯示5組在健康獲益方麵沒有差異,但跑步量最低組的CVD死亡風險最低,而跑步量最高組的CVD死亡率較高——雖然仍然低於非跑步者。

        2013年,中國學者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雜誌》(Am J Epidemiol)的研究納入來自“上海男性健康研究”的61447例中國男性受試者,平均5.48年隨訪結果顯示,跑步(7 MET)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7%,將CVD死亡風險降低26%。

何謂“過度”?

        如果跑步量與健康獲益呈U型關聯,那麼高強度和極限量的跑步對健康到底有何影響呢?是否存在“過度鍛煉”,如何定義“過度”呢?研究發現,高強度、長時的運動訓練能使人體心髒的形態結構和生理機能產生適應性改變,成為“運動員心髒”,其特征是心室容積增加、左心室壁增厚、心髒重量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和安靜時心率減慢等,但以上變化與病理因素引起的心髒變化截然不同,並不與馬拉鬆運動員CVD事件發生率增加相關。雖然研究也發現,馬拉鬆運動之後,跑步者心髒表現出肌鈣蛋白水平升高和腦尿鈉肽(BNP)水平升高等跡象,但以上變化是暫時性、可逆轉的。即便如此,研究提示長期的高強度運動訓練可能與右心擴張、房顫風險升高相關,並且小部分人的心髒會出現瘢痕或心肌纖維化等跡象……可以說,關於過量跑步的問題,如今仍無定論。

        近年來,可見全球的確掀起了一股“馬拉鬆熱”,非專業馬拉鬆愛好者越來越多,而調查顯示這些愛好者中中很大比例為中年男性,該群體基線身體狀況不如與年輕、專業的馬拉鬆運動員,也沒有專業的教練與醫療監護。並且,中年男性這個群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CVD風險,因此,其心髒對高強度、長時跑步的適應性反應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說,“過度”跑步的定義還得取決於特定人群。

        研究進展到這個程度,其實跑步與心血管健康的關係已經較為明晰了。跑步帶來的心血管獲益可謂“證據確鑿”,至於過度跑步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或許一般人是不用擔心的。而那些馬拉鬆的狂熱愛好者們,如果非專業運動員,或許半馬足矣。

關鍵字:跑步,心血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