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參觀了某縣最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是近3年來,該縣才剛成立組建的首家規模化社區醫療機構。這家機構寄托在城關鎮衛生院身上,即所謂的“一套人馬,兩套機製”模式。筆者在這裏談一談自己對這種模式的一些體會。
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一個地方辦公
這家社區醫院是將原來的城關鎮衛生院重新組建成為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管理人員、設備、醫務人員等實行“公用化”,類似於資源共享。這種模式的確是基層社區衛生機構發展的新方法。
衛生院還是幹著衛生院的工作,社區醫院就是在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城中之類的地方設立社區醫院門診部,每個門診部配有3名醫務人員,分別是醫生、護士、藥房人員。
這樣,衛生院在原來的基礎上就缺了很多醫務人員。為此,這家社區醫療機構職工人數從原來的20多人升至現在的50多人。
臨床人員增多,應該能滿足社區百姓的健康需求。加上公共管理人員是同一套人馬,開支應該減少。表現上看,屬於好事。但是實際呢?似乎並不盡如人意。
社區醫療成了個體醫生組合
由於該家社區醫療機構處在縣城城中,他們實行各社區門診獨立開支。也就是說,每個門診的業務收入由該門診獨立統計。這種模式實際上是在原來衛生院基礎上多設立若幹個門診部。表象上看,掛的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某門診部”,實際上是個體診所模式,醫生就是那個醫生,護士就是那個護士,藥房人員也是那一個。
作為“門外漢”,我還不知道這些醫生、護士是不是都具備相應的準入資質。從他們的營業時間、營業模式、診療科目、診療方式等來看,與個體診所沒什麼兩樣,都是看病後吃藥或者打針、或者輸液。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社區醫療沒有體現出社區的作用。並且容易為那些沒有資質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人提供“就業”和“處方”機會。無形中可能擾亂了城區醫療秩序。
社區醫療不應該單純治病
社區醫療,顧名思義就是社區中的醫療係統,其主要職責不應該是治病,而應該以社區防病、健康教育、社區健康科普、社區公共衛生管理等等為主,然後才是一般醫療救助。
據我觀察,這家新成立不久的社區醫療機構,各個門診部除了診療疾病外,沒有其他更多的宣教等,與個體診所相當。這是違背社區醫院的根本目的的。
社區醫療的由來,源自於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人員居住集中,社區居民對健康需求發生變化,綜合醫院的繁瑣、個體診所的單調不能適應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故誕生了社區醫療。社區醫療的目的是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比如平時的社區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健康檔案,采取必要的社區疾病幹預、防控疾病,提供方便、快捷的24小時健康谘詢服務和普通疾病診療與疾病轉診等。
也就是說,社區醫院的服務是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有效、專業的健康疾病預防知識,讓居民在社區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就醫和預防疾病,使得居民放心、舒心、安心地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
不過,這些最主要、最基本的目的似乎沒有被真正地體現出來,甚至有的社區醫生對健康科普常識、知識都感到陌生。這種情況隻能是把社區醫療作為“誘餌”,在城區無形中多出好多家“類個體診所”,對社區醫療的發展起不到質的作用,甚至對社區居民的健康不是保障,而可能是更加糟糕。
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別讓社區醫院成為另一種“誇大診療”的機構,這樣隻能加重日趨嚴重的濫用醫療資源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