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美國醫生談,美國家庭醫生的地位

作者:易莉煒 來源:全科醫學周刊 日期:15-07-07

美國的家庭醫生是其國民健康最重要的“守門人”。目前,美國家庭醫生占全國醫生總數超過50%,90%的患者通過家庭醫生得到了有效診治,家庭醫生首診製度在美國國民保健體係中起到重要作用。全科醫學周刊小編采訪了美國醫生何剛,就美國家庭醫生的地位進行了深入了解。

何剛:美國醫學博士,現持美國紐約、俄亥俄州臨床執照醫生,美國病理協會注冊認證的解剖病理醫生。

美國家庭醫生診治範圍之廣

先從國內熟知的普內科說起吧。家庭醫學科(Familymedicine)和普內科(Internalmedicine)一樣,在住院醫培養時都是獨立的學科,培養時間為3年。完成住院醫培訓後,家庭科醫生可以自己開業,普內科醫生可以自己開業,在醫院做醫院醫生(hospitalist),或者兼顧兩者。

然而,家庭科醫生和普內科醫生在診治範圍上有著明顯的差別。普內科按係統分就是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等,但家庭科包括患者從出生到死亡全過程的照料關護、整個家庭的醫療保健。家庭醫生要掌握婦產科的內容,會做孕期檢查,甚至有的家庭醫生還要負責接生。遇到車禍,患者的清創縫合、骨折包紮也是家庭醫生需要處理的。兒童腹瀉、定期打疫苗,家庭醫生要處理兒科相關問題。簡言之,內、外、婦、兒、皮膚都是家庭醫生要處理的,家庭醫生承擔了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的醫療保健,做的是第一線的醫療工作。

嚴格的住院醫培訓

家庭醫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廣的診治範圍,來源其嚴格的住院醫培訓製度。在住院醫3年,家庭科要在內、外、婦、兒各科室輪轉,進行全麵訓練,還特別強調ownership和continuity,在第一年,住院醫都有他們的患者群,讓他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這些患者的醫生。

另外家庭醫生對語言的要求很高,因為家庭醫生很多工作都是在與患者及家屬,還有其他各專科的醫護人員溝通,真正做到國民健康的“守門人”。最後美國家庭醫生的特點在於與人溝通,在於關懷,在於細致的思考,在於全盤的統籌。

專科醫生“有求於”家庭醫生

由於家庭醫生首診製度的嚴格執行,家庭醫生掌握著患者來源,轉診權把握在手裏。專科醫生需要同家庭醫生建立起聯係網絡係統,才能有效做到轉診。

何剛醫生笑稱,他們病理醫生也得“有求於”家庭醫生,因為病理標本是從家庭醫生那裏來的,比如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等要送病理報告的都是從家庭醫生處來的。

持續化、程序化、家庭式的關護

美國家庭醫生跟患者的關係是一輩子的,對患者以及整個家族的疾病史都了如指掌,可以說是患者的終生醫生,整個家族的家庭醫生。很多家庭醫生有自己的一群患者。有的患者甚至從嬰兒時就跟著他們的家庭醫生,然後他們的孩子或父母也會跟著同樣的醫生。這些患者很相信他們的醫生,如果他們在專家那聽到新的治療方案,他們會回來問自己的醫生。很多家庭醫生都會對自己的患者隨訪,通過電話裏谘詢解答、到醫院去拜訪等。

家庭醫生了解患者的情況,會通知你什麼時間去做什麼檢查。當患者合並多種疾病時,不會被要求去不同科室就診,家庭醫生能為你處理。家庭醫生會花幾十分鍾跟你嘮嗑,詳細說明病情。

舉個例子來說家庭醫生負責的程度。當患者胸痛就診,家庭醫生可以從患者檔案中知道其有家族性心髒病史,由於管理該患者健康知道其長期肥胖、血脂高,家庭醫生會迅速做相應處理,緊急情況下直接把患者送到急診室。急診醫生可以直接從家庭醫生處了解到患者情況,包括患者的家族史、既往史、用藥等。得到同行的介紹,急診醫生在沒有家屬表述病情的情況也能處理。治療完後患者的監護再回歸到家庭醫生。

編外語:何剛醫生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臨床醫生,同時還是一名教師,一位熱衷於溝通中美醫療差異的熱心人士。何剛醫生將在明年初組建一支包括美國家庭醫生、醫院醫生在內的團隊回國演講,介紹美國家庭和內科全科醫學的現況、教育培訓體製和體係等內容,敬請關注。

(全科醫學周刊小編易莉煒根據何剛醫生采訪整理,文中內容代表何剛醫生觀點。特別感謝曹青醫生對文章的審閱修改。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關鍵字:美國,醫生,家庭醫生,地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