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發布暨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作為醫師,您所理解的醫師執業狀況如何?您有著怎樣的期待?
5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通過數據為您呈現出了一份當前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的概貌。
作為醫師,在最近的10餘年裏,您感受到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發生的哪些變化?
中國醫師協會曆時13年,前後五次開展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調查,讓我們感受到伴隨時代變遷、社會發展變化帶來的行業“脈動”。
長期關注中國醫師執業狀況調查的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院院長李甦雁表示:“五次科學調研,曆時十餘載,得出的權威數據,這本身就是一種研究的精神,是一份讓社會真實了解醫師行業的難得史料。”
《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執筆人、中國醫師協會法務部主任鄧利強介紹說,調查從與醫師相關的10個最主要方麵入手,力圖係統、全麵地反映我國醫師的執業狀況。“盡管我們作為微觀個體,每天都在關注行業的點滴變化,但白皮書最終的結果還是有很多內容超出我們的預想:有震驚,有感動,有悲觀亦有希望。”
圖《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執筆人、中國醫師協會法務部主任鄧利強發言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表示,《白皮書》是在對醫師執業情況調研的基礎上,綜合前幾次調研結果的數據,進行係統分析形成的。它客觀、動態地展示了醫生的執業狀況,並讓大眾從執業狀況的背後去看看醫生的生存狀況,使社會更加重視醫生的執業情況。
圖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發言
《白皮書》關注了醫生對執業環境的滿意程度,張雁靈解釋:“為什麼把醫師執業滿意度不高這一結果和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我們希望借此引導醫師熱愛自己的職業,喜歡自己的職業。不管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醫生都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也正因為如此,各個國家把進入醫生行業的門檻建得很高。然而,中國醫生隊伍中優秀人才越來越少。我們希望社會重視醫生的執業環境、改善醫生的執業環境,鼓勵更多一流人才願意進入醫生隊伍。”
張雁靈還以“醫療質量”這個永恒的主題為例說明,醫務人員的所有努力、付出,都是以維護患者生命健康、確保醫療安全為出發點的。但如今我們卻無奈地看到,醫師健康狀況不佳、超負荷狀態比比皆是,我們似乎正在以犧牲醫務人員的健康甚至生命作為代價,來保障社會的健康。
“未來,中國醫師協會將開展大樣本量的調研,以期提供更科學、更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張雁靈表示。
作為會議的另一項議程,中國醫師協會宣布正式成立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醫師報》社常務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當選為委員。
張雁靈指出,曆次調研都可以看到,一些醫師認為部分媒體片麵、偏激的報道醫療糾紛、暴力傷醫等事件,是導致醫患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可以說,醫療行業與媒體間的有效溝通也是十分迫切的命題。“我希望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能夠成為改善醫患關係良性循環的有力推手,中國醫師協會將與廣大新聞工作者通力合作,搭建醫生、患者、社會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