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高考填報誌願時,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學定向)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下定決心選擇她,一方麵是因為這個專業是我喜歡的醫學專業(還可以免學費),另一方麵也考慮到自己的成績,想讀臨床醫學五年差了一點。開學後,我們和其他臨床醫學五年製學生一起上課,課程、教材、老師全都一樣。
說實話,那時候每個人都很困惑:全科醫學定向到底是什麼?我們和普通臨床醫學有何不同?在一次麵向鄭州大學200多名全科醫學定向生的會議上,有2010級的師兄提出了疑問:“我們現在單單學習內、外、婦、兒中的一門尚且很吃力,讓我們做一個對內、外、婦、兒都精通的全科醫生怎麼可能?”全科醫學等於內、外、婦、兒簡單相加,這就是當時我們全科醫學專業學生對於自己未來職業理解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末,有消息傳來稱,省內各個附屬醫院不得招收全科醫學定向專業學生作為研究生。不能以升學為理由違反合同,這樣的條例早在錄取前簽署的合同裏已有提及,但是當到了要履行合同時很多同學還是有了前途無望的擔心。畢竟,目前醫學生考研幾乎成了必經之路,“不考研等於回基層,回基層等於葬送前途”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於是,當消息傳開時,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充斥在全科醫學定向生群體中。
筆者和一部分同學倒是對全科醫學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和財政的支持、國人疾病譜的改變、人們對預防保健的認識不斷加深、大醫院就醫困難有目共睹、專科越分越細的弊端日益明顯,這一切都將催生大眾就醫觀念的轉變,同時也給全科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樂觀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目前全科醫學的影響真的是太小,以至於國家不得不通過定向合同的手段來“逼迫”一部分學生分流到全科醫學領域。俗語說“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全科醫生隊伍不得不靠這種方法來維持和補充,或多或少會從態度和積極性上影響全科醫生質量,而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全科醫學發展不佳的現狀。
筆者認為,變“逼迫”為“吸引”也許才是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的正道。目前,全科醫學定向生的主要顧慮在於對全科醫學的認識存在局限,用靜態的眼光看待,看不到全科未來發展壯大的希望。個人覺得,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打破“全科醫學前途不佳的認識”與“更少人選擇全科醫學領域”之間的惡性循環。如果國家政策和財政進一步加大對全科醫學領域的投入,醫學高等院校探索出適合全科醫學生的個體化培養模式,讓全科醫學生接受更多區別於臨床醫學生的專業教育和培訓,讓全科醫生享有與大多數專科醫生一樣的地位和待遇,這種無形的“廣告”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自願地分流到全科醫學領域。
作為一名立誌於在全科醫學領域發展的醫學生,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在前輩們和我們這些“準全科人”共同努力下,我們可以實現“讓全科醫學騰飛”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