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各地區對全科醫師培訓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但與培訓投入相比,培訓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麵的,這裏簡單分析一下現實存在的原因。
由於曆史的原因,我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水平參差不齊,表現在: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來源多種多樣,有醫院辦的,也有一級醫院、單位醫務室、鄉鎮衛生院、鄉村衛生室等轉型而來的,因而各機構間醫療水平差距很大;②全科醫師來源也是多種多樣的,既有經過正規全科醫師培訓的“5+3”和“3+2”畢業生、全科研究生,也有內科醫師、外科醫師、婦科醫師、中醫醫師、預防保健醫師,甚至護士等轉型而來;③全科醫師教育背景跨度大,從醫學博士、碩士到中專、初中生不等;④我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直接影響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導致其存在明顯地域特點,例如經濟發達地區、城區患者需求、就醫習慣、生活習慣、藥品種類等就不同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山區。這些都意味著我國全科醫師知識水平差異很大,求知欲和理解力不同,對知識的需求亦不相同,因而統一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此外,全科醫學涉及的醫學知識領域廣,加之各領域知識不斷更新,而現實中很多培訓的結果僅是讓全科醫師了解一個概念,知道一個疾病名稱,既不能學以致用,也難以達到知識不斷更新的目的,長此以往將會挫傷全科醫師的學習積極性。所以,一方麵是迫切需要加強培訓以提高全科醫師綜合能力,另一方麵是現有培訓內容和方式不能滿足這種需求,這個矛盾已成為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難題。
但是,與上麵所說的問題相比,我認為另一問題更為嚴重,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無論我們做什麼都隻會事倍功半,這就是當前有相當一部分全科醫師對提高自身能力的意願不高。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導致了這一現象的出現。
第一是目前全科醫師醫療含金量較低,在某種程度上全科醫師已淪為“開藥醫師”。隨著社會宣傳和醫保報銷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患者就診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但大多數患者僅是來取藥,或是就診上呼吸道感染等非常簡單的疾病。《北京晚報》2012年6月27日有篇《全科醫師在不信賴中忙碌》的報道指出,80%患者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隻拿藥不看病,我個人粗略統計也是這個比例。即使不接受培訓,很多全科醫師也完全能應付目前工作中的大部分問題,更何況全科醫師還有“轉診利器”,不能處理皆可選擇轉診到上級醫院。
第二是現有績效考核體係不僅沒有成為促進全科醫師提升自身能力的“推進器”,反而成為一種負激勵。目前決定很多全科醫師經濟收入的不是日常醫療工作的質和量,而是量化的公共衛生任務,例如建立健康檔案、完成老年體檢、簽約患者等。應該說這些工作很重要,但實際考核中僅是看全科醫師是否完成了這些工作的案頭工作、是否填寫完整,這些案頭工作隻須按照模板去書寫,並不需要太多的醫療水平。
第三是職業發展空間有限。現在全科醫師職稱評定仍是以文章而不是醫療能力為標準的,就算取消論文要求,由於學曆、名額等限製,全科醫師職稱評定的艱難也是必然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有職稱與無職稱者工作性質是一樣的,都要從事一樣多的與醫療無關的工作,這勢必造成很多全科醫師沒動力、也沒必要提升自身診療水平。
第四是醫療風險。醫療一定意味著風險,隻是概率問題。特別是在當今醫患關係緊張的社會大環境下,很多全科醫師沒有積極性去從事現有工作以外的業務,例如外傷縫合、兒童接診等,因此學習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
好的培訓一要老師教得好,二要學生願意學,其中學生願意學最重要,而解決全科醫師學習意願不足的問題,還是要從體製、機製上著手,深化改革,使全科醫療真正回歸本質。以上隻是我的一管之見,我也深知提出問題簡單,解決問題很難。但我想,提出問題應該總是有益的,或許這就是《皇帝的新裝》裏那個小孩心中所想的吧。